m20无后坐力炮,m20无后坐力炮模型

首页 > 车主 > 作者:YD1662023-05-14 16:32:53

前言:1914年,美国海军军官柯兰德·戴维斯发明了一种通过反喷抵消炮弹后坐力的轻型火炮,那时的无后坐力炮是计划装在飞机上用于反潜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各种工事和火力点成片地打倒美军步兵,即使进攻前连续炮击数天也未能全部毁伤,美军一直想解开“攻坚"这道难题,当时的火焰喷射器虽然可以一击必*,但射程只有20米,“巴祖卡”火箭筒有效射程也不过50-70米,初速不足90米/秒,很容易被敌方火力压制,到了1943年,美国陆军提出无后坐力步兵轻便直射火炮概念,费城法兰克福兵工厂在1943年10月研制成M18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并在冲绳战役中投入战斗。

一:宝贝的无后坐力炮

m20无后坐力炮,m20无后坐力炮模型(1)

美军无后坐力炮采用火药气体抵消后坐力,火药气体从药筒小孔泄出,沿锥形药室空隙到达炮闩,经喷气孔向后排出,产生推力抵消炮弹的后坐力,M18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初速超过了300米/秒,最大射程3658米,发射重1.25千克的M306A1式榴弹,精度和射程都优于“巴祖卡”火箭筒,无疑是有效的攻坚武器。美军还在1945年仿制了德国LG40型75毫米无后坐力炮,命名为M20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无后坐力炮全重高达75.8千克,发射重6.53千克的M309A1式榴弹,射程达6800米,太平洋战场上的每个美军步兵营编有两门,几乎淘汰了75毫米步兵榴弹炮,配合迫击炮能形成曲射、直射火力网。

二战后,当时的中国军工署重庆第50兵工厂用了一晚测绘了美军带来展览的M18式无后坐力炮,于1946年7月开始仿制,到1947年11月才仿制成功,命名为“民36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但当时无法制造镍铬炮钢,无法量产。直到1950年为配合18军进藏专门生产28门,抗美援朝开始后,首批入朝的志愿军除了42军有2辆坦克学习了反坦克战术外,其它部队基本没有受过反坦克训练,入朝后由于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主要依靠步兵使用地雷、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爆破筒和炸药包打坦克,

m20无后坐力炮,m20无后坐力炮模型(2)

最普遍的是普通手榴弹和反坦克手雷,普通手榴弹只有打开舱盖投入车内或数枚捆扎成集束手榴弹炸履带才有效,反坦克手榴弹一枚即可击毁坦克,但投掷距离只有6-8米,太远投不中,太近又容易遭手榴弹弹片误伤,通常步兵连编组多个3-4人左右的反坦克小组,通常一人持机枪掩护,防止坦克乘员打开舱盖射击、投弹或弃车逃命,2-3人则持反坦克手榴弹在坦克不利于观察又必须减速的必经的公路拐角处隐蔽待伏,等敌坦克减速就突然打击。炸药包最初用于放在坦克上炸坦克,0.5公斤的炸药包可炸坏1/5的履带,2.5公斤的炸药包可炸坏4/5的履带,5公斤炸药包可炸断履带,10公斤炸药包可炸毁坦克。

但炸药包放在运动中的坦克上经常掉下来,后来改在路边埋设5-10公斤的炸药包炸坦克,效果比地雷还好,因为美军工兵排雷能力很强,地雷效果时好时坏,全赁运气,有时击毁15辆坦克中有12辆是地雷功劳,有时全部被美军工兵排除,爆破筒通常用于炸坦克履带,最初单根爆破筒威力过小,后来用3-4根捆成一束才有一定效果,这些武器都要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近距离同坦克拼死搏斗,只有火箭筒可以在有一定的射程外打坦克,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缴获了不少美国的“巴祖卡”火箭筒和美制M20式88.9毫米火箭筒,但志愿军装备的很少,每个步兵营只有3具,

m20无后坐力炮,m20无后坐力炮模型(3)

“巴祖卡”火箭筒威力不大,只能打轻型坦克,美制M20式88.9毫米火箭筒有效射程300米,是志愿军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之一,为解决急需反坦克武器的问题,军工部门急忙生产了“民36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改名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送往战场,57毫米无后座力炮重28.8千克,非常适合在机动作战,综合性能是各种反坦克武器中最优,但其57毫米破甲弹破甲厚度只有76毫米,打不穿美军中型坦克,军工部门又仿制了500门M20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破甲厚度达到90毫米,命名为52式75毫米无后坐力炮,不过由于太笨重,主要装备军、师75毫米无后坐力炮营,而步兵团则编1个57毫米无后座力炮连。步兵营编1个57毫米无后座力炮排,步兵连编一个火箭筒班,到1952年9月,志愿军装备了3028具火箭筒和1030门无后座力炮,无后座力炮对志愿军来说,就是宝贝一样的反坦克武器。

二:被解放军淘汰无后坐力炮

m20无后坐力炮,m20无后坐力炮模型(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