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江行颈联赏析

首页 > 房产装修 > 作者:YD1662023-07-30 23:12:50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昨天了解了一下柳公的生平,意识到该诗应是其被贬到柳州之后创作的。尤其是当读到尾联时,一方面能知晓到其旷达的个性,另一方面又展示出其积极的人生观。在过去、现今,乃至未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奋发向上。

可以说,当其受到严重的政治上打击,来此穷山恶水,可谓困难重重,不但没有就此沉沦萎靡,反而更激起其昂扬的斗志,志坚毅锐,实是难得,也足见其博大的襟怀。其做官考虑的绝不是个人前途的得失,而是始终装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福祉(在柳州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实事,赢得人民的赞誉),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2022年5月1日星期日3:31

在唐朝时,柳州被视为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很少有人愿意来此任职。一般情况下,瘴气在深山老林中很容易出现,因此,首联中这个“瘴”字很可能就是由此而来的,同时该字也暗示出柳州的险恶的生存环境(随时可能面临着虎豹狼虫的威胁)。那时的柳江两岸,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呆的地方,估计那些重新掌权的官宦,之所以将柳宗元贬到此地,是隐藏着他们的恶毒用意和很深的心机的,就是让他不仅要承受政治上的压迫和肉体上的折磨,甚至是希望,最好是终老于此地,不再重返政坛,或者压根就没想过让其重返政坛,才将其打发到人迹罕至的苦热之地。

颔联中的“象”,一开始时还困惑于该如何释意。可就在刚才我突然意识到,所谓的“添象迹”就是就后一句中的“长蛟涎”,因此“象”应是指新景象,因为诗中已言明“雨晴”,也即雨过天晴之后,此时山中所积的雨水已成势,犹如一条很长的蛟龙从口中吐出的龙涎,自山腹中的水潭一路流降下来。2022年4月30日星期六 20:59

颈联中的“射工巧伺”,开始时觉得好像与“后羿射日”有些关系。可词典网对此的解释则是指典故(内容上相差如此甚远,暴露了自己的浅薄)。“传说南方有一种毒虫,名射工虫。它能射人影,中者发疮,十日即死。后遂借用为伺机害人之典”。

虽然如此,可我们的诗人对此的态度则是“伺游人影”。很明显,诗人在此以“射工”(谐音“射公”)和“飓母”来暗喻那些政治对手对自己所施加的迫害。同时也是借此对他们的暗讽。就算是,“射工”狠毒,那又如何?也只不过是伤了我的“人影”,根本无足轻重;就算是“飓母”险厄,那又如何?我整个人也仅是“惊”了一下罢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根本伤害不到我的“筋骨”,从而自然进入尾联。

这一联中用了一个“巧”字和一个“偏”字,体现出诗人的匠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满腔的愤懑之情和鄙视之意。

“从此忧来非一事”,自此之后,任何忧愁之事,对我而言,都不算是一件事。也的确如此,当我们经受过大风大浪的磨练之后,任何困难都不再是困难,有种“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感觉,显示出诗人对那些政治敌手的蔑视。你们不就是想让我从此之后远离政治中心,甚至希望我自此意志消沉、虚度光阴颓废下去吗?如果你们真的是这么想的,那就错了,也让你们失望了。我是决不会让光阴虚度,也绝不会苟且而活的,即便不能在朝廷为国家分担忧愁了,但我仍可在此偏远之地同样可以做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造福此地的百姓,仍然让他们同样可以感受得到朝廷的福泽。2022年4月30日星期六 21:3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