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首页 > 国学 > 作者:YD1662023-04-18 13:21:0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谁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上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我们大多人以为是说最大的不孝顺就是没能为家族续上香火,传宗接代。但事实是什么呢?你知道三大孝都是什么吗?

古文中的“三”并不是指的有三件事,而是表示一个虚数,形容很多。

“无”的意思是:“没有尽到……的责任”。没有尽到作为后代的责任,这叫无后。

在汉朝赵岐所着的《十三经注疏》中说:“于礼有不孝者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这段话是说古代有三大不孝。那么,是哪三大不孝呢?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放到现代就是说,父母年迈,家庭比较贫困的情况下,做子女的如果不好好工作,让父母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这也是一种不孝。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这里赵岐其实是将孟子的意思给曲解了,很明显,孟子的所谓无后而大绝不是单纯指没有后代。

孟子的原文是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无后在这里不应指“没有后代”,而是指像舜“没有告知父母就娶亲”这种不符合后辈礼数的行为。

那为什么会变成这种误解呢?是因为汉朝赵岐所做的注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将孟子的话断章取义、强加上去的解释。而“无后为大”四个字,也因此被误解了两千年,成为长辈们的“催生名言”。

虽然赵岐与孟子的话有分歧,但是弘扬孝道精神,在现代也是有必要的。因此,如何尽好孝道,绝对是人人都有责任与义务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