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孢子感染能自愈吗,妇科孢子菌能不能治好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2-10-26 13:49:56

妇科孢子感染能自愈吗,妇科孢子菌能不能治好(1)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原真菌是荚膜组织胞浆菌(Hc),该菌属于二相型真菌,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尤其是河谷地区。感染荚膜组织胞浆菌者通常无症状,但肉芽肿性炎会导致类似于肺结核的肺部疾病,容易引起误诊。组织胞浆菌病可在免疫功能低下者中传播,并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妇科孢子感染能自愈吗,妇科孢子菌能不能治好(2)

流行病学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mosis)是一种原发性真菌病,呈地区性流行,流行区域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以及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部分地区,在我国偶有散发和慢性病例报道。

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常见的接触环境为鸡舍或建筑项目,人为活动造成表层土壤中的孢子形成气溶胶,继而被吸入体内引起感染。因此,在组织胞浆菌流行区域从事挖掘、拆迁、洞穴探险等活动均有感染组织胞浆菌的风险。

临床表现

多数感染组织胞浆菌者仅为一过性无症状感染或不被觉察的轻症感染。仅不到1% 的感染者会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与吸入的菌量、患者年龄和潜在疾病相关。老年人、2岁以下的幼儿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者接触该菌后,可出现明显症状。

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

患者一次接触大量组织胞浆菌的可在7~21d 后出现临床症状,平均潜伏期为2周。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干咳、胸痛和寒颤。患者胸痛为非胸膜炎性,主要表现为胸骨下不适,可能是由于肿大的肺门或纵膈淋巴结压迫所致。多数症状在10日内消失。少数患者(多为女性)可出现关节痛、结节性红斑或多形性红斑等风湿病表现。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斑片状弥漫性肺炎和肺门淋巴结病。

在原发性感染期间,约有6%的患者可出现心包炎表现,多出现在肺部症状6周后。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与流感和社区获得性肺炎有类似的症状,并且有自愈倾向,常被误诊为后两种疾病。

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

患者可表现为空洞或非空洞性疾病,多见于年龄>50岁、吸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气肿病史的患者。多表现为低热、咳嗽、呼吸困难和体重下降,少数患者还可表现为夜间盗汗、胸痛和咯血。影像学表现可见肺部斑片状浸润影、纤维化、钙化灶和空洞,一般无纵膈和肺门淋巴结炎。需要与肺结核、肺癌进行鉴别。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接触过组织胞浆菌的患者均可出现一过性无症状血行播散性感染,患者可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肝脾肿大和血液系统紊乱。进行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机体免疫有关。免疫缺陷,尤其是细胞免疫受损是该病的危险因素。AIDS、器官移植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以及类固醇激素使用者、婴儿均易发生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检查评估

从组织或体液中培养分离到组织胞浆菌或活检病理发现形态符合组织胞浆菌的病原菌均可以明确诊断该病。组织胞浆菌病的病理诊断需要与其他病原菌( 如马尔尼菲青霉菌、杜氏利什曼原虫) 相鉴别。其他诊断方法还包括抗体检测和组织胞浆菌菌素皮试试验。基于补体固定或免疫扩散法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或其他病程较长患者的诊断,急性期或免疫缺陷患者抗体常阴性。补体结合抗体的特异性低于免疫扩散试验。

影像学检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显示肺、脾或肝脏中愈合的肉芽肿。

治疗

无症状或轻症组织胞浆菌病患者无需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是重症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慢性肺组织胞浆菌和播散性感染患者需要接受治疗。

2007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的组织胞浆菌病治疗指南推荐两性霉素B 相关制剂及伊曲康唑用于该病的治疗。

严重的急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可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3~5mg /( kg.d) 或两性霉素B 脱氧胆酸盐0.7 ~1.0mg /( kg.d) 治疗1~2 周,继而改用伊曲康唑口服200mg 2 次/d 巩固治疗,治疗至肺部影像学检查明显好转可停药。

慢性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可仅给予伊曲康唑200mg,2 次/d 口服治疗,但治疗时间需延长至1年,治疗结束后需接受随访,防止疾病复发。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可给予两性霉素B 脂质体3~5mg /( kg.d) 或两性霉素B 脱氧胆酸0.7 ~1.0mg /( kg.d) 治疗2 周,临床症状好转后改用伊曲康唑口服200mg 2 次/d 巩固治疗1 年,部分患者需延长疗程。部分轻症或慢性播散性感染患者可仅给予伊曲康唑200mg 2 次/d 口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需延长抗真菌治疗时间,两性霉素B 治疗4 ~ 6 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1年以上。

妇科孢子感染能自愈吗,妇科孢子菌能不能治好(3)

参考资料:

1.Akram SM, Koirala J. Histoplasmosis. [Updated 2021 Sep 20].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Jan-.

2.潘炜华.我国组织胞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皮肤科学通报,2017,34(05):571-580 6.

3.[1]青刚,严晓峰,杨松,李琦,张绿浪,袁国丹,陈思源,王静,黄贵川,陈懿,王新,郭述良.集体发病的急性组织胞浆菌病10例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0,20(06):645-65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