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你吃完晚饭了吗?走,出去散步了!”刘阿姨今年55岁,才刚刚7点钟,隔壁的张阿姨就习惯性地叫她出去散步了。
刘阿姨和张阿姨的年龄相当,两个人都是退休职工,曾经在同一个公司上班。所以,他们的感情非常好,经常约着一起去公园散步。
“老妹,过来坐一会儿。”刘阿姨刚吃完饭,示意张阿姨进屋。张阿姨刚坐下,刘阿姨就说:“我听说前段时间,经常和咱们一起散步的周姐进医院了,好像是得了脑血栓。”
“不会吧?她之前身体不是挺好的吗?而且咱天天散步,应该不容易发生这种病吧!”张阿姨连忙说着。
刘阿姨说:“就是呀,我们经常散步,按理来说,就不应该得这个病!”
其实,有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那便是经常散步就不会得心血管疾病了。临床上,有一些人每天都坚持散步,仍然被心梗、脑梗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找上。到底散步对血管有没有好处呢?50岁以后,应该如何保养身体?接下来,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一、散步对血管到底对血管有没有好处?有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主要就是指在吃了饭后散步,可以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好处,达到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等功效。因此,不少的人在每天吃了饭后,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到户外散步,使身体得到锻炼。
在散步的过程中,人体的全身血液循环速度会因此加快,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可以获得新鲜的血液、氧气、营养物质,同时能加强代谢物的排出。经常散步,可以使血管的弹性和厚度得以保持,减少血凝块的形成,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而且,散步的时候,使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可以使心情放松,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张血管,有利于调节血压。户外散步,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使心跳速度加快、肺活量增加,起到锻炼心肺、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尤其是50岁以后,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进食之后,无法及时被消化吸收或者消化、吸收的效果不理想,就容易聚积过量的热量。热量超标,会在体内形成脂肪,使人体变得越来越胖。长期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或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