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经络与养生

首页 > 健康 > 作者:YD1662023-02-21 17:30:07

十二经络养生对照表,十二经络与养生(1)

1、肺经:
热症——体热、出汗、气喘咳嗽,炎涎多。支气管哮喘,血液充于头部。背肩酸痛。肩部肌肉紧绷,手掌疼痛不可触摸。
寒症——寒栗、出寒汗、鼻炎、咽喉干燥,锁骨胸部疼痛,四肢末端发麻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面色改变,咳嗽,嘶哑。
2、大肠经:
热症——便秘、头痛、肩与前臂疼、腹胀痛,指痛,体热,再热的情况下更糟糕。
寒症——腹泻、腹痛,肠胃功能下降,晕眩,上肢无力,身体冰冷,皮肤异常(出疹子、瘙痒、咽喉炎)轻微咳嗽,在热的情况下好转。
3、胃经:
热症——兴奋、体热、腹胀、打嗝、便秘,多愁善感,胃痉挛性疼痛,腹痛,胃酸过多。唇裂,经络走向的腿感疼痛与痉挛。
寒症——餐后腹痛或肠鸣,或呕吐,消化能力弱,胃酸不足,忧郁,腹部疼痛(得温则减)下肢倦怠。
4、脾经:
热症——食欲不佳,胃胀,便秘,肋下部痛,呕吐,排气,足膝关节疼痛,第一指脚拇指活动困难,失眠。
寒症——消化不好,胃胀气,排泄物堆积,上腹部疼痛,(喜温喜按)呕吐,腹泻(水样泻)下肢疲倦,乏力,下肢疲倦,乏力麻木,腿部静脉曲张。嗜睡,皮肤损伤。
5、心经:
热症——运动后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处于在压力状态下,有压迫感。忧郁,内侧肩麻木,血液循环不足,引起眩晕。
寒症——胸口疼痛,肩与前臂疼痛,兴奋,四肢节重,胸口沉闷,可能体温上升。
6、小肠经:
热症——后脑,太阳穴,至耳后,肚脐与下腹部疼痛,便秘,后肩胛至臂外疼痛,腹痛,里急后重。
寒症——颔、颈浮肿,耳鸣、听力减退,呕吐、腹腔,身疲虚弱症。
7、膀胱经:
热症——尿频、尿痛,后背肌肉强直酸痛,脊椎部酸痛,下肢痉挛疼痛,前头与后头疼痛(尤其在排泄时)。
寒症——尿液少,小便清长,生殖器肿大,后头与背部肌肉胀痛,四肢倦重无力,眩晕,腰背无力,小脚趾不易运动,生痔疮。
8、肾经:
热症——少尿、尿黄、腿热与倦怠,足下热、腰背大腿内侧疼痛,劳热、性欲增强,月经异常。
寒症——尿频、尿量少,肿胀,腿冷,足下冷,下肢麻木虚弱,善恐,忧郁,性欲减退,肠功能减弱,顽固不化。
9、心包经:
热症——心悸、发怒、胸痛,心血管病变,头热痛,上肢痛,嗜睡,目赤。
寒症——心烦、心脉过快,眩晕,呼吸困难,上肢无力,目黄多梦。
10、三焦经:
热症——上肢痛,肩颈无力、耳鸣,耳痛,头剧痛,食欲不佳,失眠,发怒。
寒症——上肢麻木无力,面色白,发冷,尿少,精神与身体倦怠,忧郁,肌肉松弛,无力,听觉有问题。
11、胆经:
热症——胃胀、口苦,胸胀、颈、下颌、喉咙不适,失眠症。头痛,腿膝关节有问题。
寒症——虚弱,足无力,下肢眼的疾病,目黄,吐口水,嗜睡,夜汗,惊悸,呼吸沉闷。
12、肝经:
热症——头痛、肤黄,小便困难疼痛,经痛,易怒,兴奋冲动感,肋痛,口苦。
寒症——眩晕,面色白,肠功能异常,性冷淡,大腿与骨盆疼痛。下肢无力,疲倦,视力模糊,压迫,惊恐。
13、任脉:
作用:任脉循环于腹,其脉气与手各阴经交会。有调节内分泌失调及通任脉的作用,故称为阴脉之海。
症状:任脉气血不和,可发生前阴诸病。如疝气,白带,月经不调,不育,小便不利等。
14、督脉:
作用:督脉有统督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阳脉之海”之称。与脊髓、大脑有密切关系。
症状:实则背前部强直,虚则出现头晕目眩,全身机能低下。
经名主治病症
手太阴肺经;肺、喉、胸部病
手少阴心经;心、胸部、神志病
手厥阴心包经;心、胃、胸部、神志病
手阳明大肠经;前头、鼻、口、齿、眼、咽喉、热病
手太阳小肠经;后头、肩胛、耳、眼、咽喉、热、神志病
手少阳三焦经;侧头、胁、肋、耳、眼、咽喉、热病
足阳明胃经;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热病
足太阳膀胱经;后头、眼、背腰、脏腑、神志、热病
足少阳胆经;侧头、胁、肋、耳、眼、神志、热病
足太阴脾经;脾胃、前阴、妇科病
足少阴肾经;肾、肺、咽喉、前阴、妇科病
足厥阴肝经;肝、前阴、妇科病
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面、脏腑、妇科、神志病
任脉;虚脱、脏腑、妇科、神志病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无固定位置是以痛为腧:
腧穴的作用
1、近治作用:眼区的睛明、瞳子髎、承漳、四白丝竹空可治疗目疾;耳区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可治疗耳疾;胃部的中脘、梁门、建里可治胃病。
2、远治作用:这就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规律,在十四经穴中,特别是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还可以防治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此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如合谷穴不仅治腕部病,还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的病证;足三里穴不仅治下肢病,可治胃肠病证;昆仑穴可治疗头痛等。
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丰隆化痰,后溪止盗汗。至阴矫正胎位,内关治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天枢治泄泻及便秘。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养生图文信息,特别是当涉及食疗、药品、配方、针灸技术等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