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字开头有哪些成语,带字开头成语有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6 06:47:42

【D】

1. 蝶粉蜂黄——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2. 道貌岸然(贬)——神态庄严。常含讥讽意。

3.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4. 道路以目——旧时形容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暴虐。

5. 登堂入室(褒)——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6. 登高自卑——登高一定要从低处起步,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人深。(卑:低。自卑,意为从低处起步,并非一个合成词)

7. 得陇望蜀(贬)——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8. 得意忘言(褒)——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后亦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9. 得意忘形(贬)——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失去常态。

10.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11. 东窗事发(贬)——指罪行被揭露,案子发作。

12.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13. 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14.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5. 大快人心——使人心里非常痛快。注意一般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处。

16.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7. 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

18. 大相径庭——径庭,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

19. 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20. 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21.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不合的就加以攻击。常指集团间的争斗。

22. 待价而沽——沽,gū,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

23.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24.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25. 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见解。

26.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27. 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28. 独步一时——形容特别突出,一时无二

29. 等量齐观——等:同等,相等。量:估量,衡量。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以同等的标准来衡量,都同样看待。

30. 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不加重视(多用于否定句)。常误用于肯定句中

31. 殚精竭虑(褒)——竭:用尽。虑:思虑,思考。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32. 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33. 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

34. 豆蔻年华——豆蔻:植物名,比喻处女。旧时指女子十三四岁。

35.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36.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37. 动人心弦——因受感动而引起内心共鸣,指激动人心,非常动人。前面根本没有受感动的成分,无法引起内心共鸣,再者与“演绎”的搭配也不恰当。

38. 叠床架屋——床上放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39. 断线风筝——比喻一去不回或失去联系的人或物。

40.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41. 大智若愚(褒)——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42.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3. 顶礼膜拜(贬)——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5. 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

46. 断鹤续凫(贬)——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47. 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E】

1. 耳提面命(褒)——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不能误为贬义词)

2. 耳濡目染——濡:rú,沾湿。染:沾染。经常接触就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3.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4.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 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6. 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F】

1. 匪夷所思——匪:fěi, 不是。夷:平常。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后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

2. 翻云覆雨(贬)——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3.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4. 焚膏继晷——晷:guǐ,日影。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5. 焚琴煮鹤(贬)——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大煞风景。

6.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jiào,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要计较。

7. 飞短流长(贬)——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8. 飞黄腾达——比喻官职、地位提升得很快。不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9. 沸沸扬扬——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不形容场面热闹。

10.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11.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

12. 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常与“草木皆兵”连用。不能用来形容战斗激烈。

13.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浩大。

14. 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把某些事物、言论奉为准则。

15. 浮光掠影——浮光:反光。掠:轻轻擦过,闪过。水面上的反光,一晃而过的影子。比喻匆匆看了一下,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16. 防微杜渐——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发展。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不让它发展。

17. 反唇相讥——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讥讽对方。

18. 反戈一击——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不是“反击”。

19.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20. 付之一笑——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

21. 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22. 俯首贴耳——十分听话,奴气十足。

23.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24. 附庸风雅(贬)——附庸,追随;风雅,文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25. 繁文缛节——文:仪式,规定。缛:rù,繁多。烦琐、无意义的仪式或礼节。

26.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7. 发奸擿伏——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28. 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29.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30.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31. 发指眦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眦裂,眼眶睁得开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32. 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多指蛮横放肆,目中无人。

33.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形体。行动没有拘检。旧指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34. 俯仰之间——在头一低一抬的时间里。形容时间极短。

35. 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雷电交加。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36.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晦:黑暗;已:止。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G】

1. 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2.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 高山仰止——仰止:仰慕,向往。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

4. 高谈阔论(贬)——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5. 高屋建瓴——瓴:líng,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6.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7. 刚愎自用——刚,强硬;愎,任性;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8. 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9. 管窥蠡测(贬)——蠡:lí,瓢。测:量。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

10. 鬼使神差——差:chāi,派遣,指使。古人对于一些很凑巧的事情,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就认为是鬼神在暗中指使。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

11. 光怪陆离——陆离:式样多,繁杂。①形容形象奇异,色彩繁杂。②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12.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不表示旧貌换新颜。

13. 改弦易辙——乐器换掉弦,车子改换道路。比喻变更方向、计划或做法。

14. 改弦更张——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

15.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注意使用的语境是专用于代替别人表示感谢,不要理解为亲身感受到。

16. 肝脑涂地——表示竭尽忠诚,不惜任何牺牲。

17. 拐弯抹角——形容行路曲折很多,也比喻讲话不爽直。

18. 耿耿于怀——耿耿:心情不安宁,不踏实。老梗在心里,不能忘掉。

19.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甘愿,乐意。饴:yí,饴糖,麦芽糖。认为她甜得像糖一样。多比喻甘心情愿去做某种艰苦的事或勇于承受最大的牺牲。

20. 干云蔽日——形容树木高大,枝繁叶茂。

21. 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22. 功败垂成——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23. 官样文章——本指堂皇典雅的进呈文字。后多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措施。

24. 狗尾续貂——原指官爵太滥。古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貂尾作帽子上的装饰,官封得太滥,貂尾不够只好用狗尾来代替。后来比喻拿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25. 过犹不及——犹:如,同。及:到。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26.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说刮目相待。

27.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8. 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29.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30.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31. 狗彘不食——形容人的品质极其恶劣。

32.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33.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34.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35.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36.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37.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H】

1. 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表示不谦虚。

2. 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3.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4. 河东狮吼——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婆子的男子。

5. 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

6. 和盘托出——愿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

7. 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著作。

8. 含英咀华——咀:jǔ,细嚼。英、华:花。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细细体会玩味文章的精华。

9. 汗牛充栋——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屋子,一直顶到屋梁。形容书籍极多。

10. 皓首穷经——皓:hào。皓首:白头。穷:研究到极点。钻研经典一直到老。

11.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常常误解为“身体很不舒服”。

12. 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

13. 邯郸学步——邯郸:hándān。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14. 怙恶不悛——怙:hù,依靠。悛:quān,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5. 火中取栗——栗:lì。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16. 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7. 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产。纾:shū,解除、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18. 祸不单行——祸害常常一起到来。

19. 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内部。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20. 虎视眈眈——眈眈:dān,注视的样子。形容恶狠狠地盯着,将要下手攫取。

21. 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十分自如。

22. 骇人听闻——骇:hài,惊吓。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强调客观效果。

23. 绘声绘色——指讲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不用于演戏。

24.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25.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26.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7. 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的逼真,似乎叫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给字开头有哪些成语,带字开头成语有什么(1)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新高考语文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中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成语填空和病句辨析是这种能力的考核形式之一,主要有以下原因:

(1)锻炼语言文字能力:成语填空和病句辨析是对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通过这些题目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在平时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关注语言表达的规范和精度,提高对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文化素养: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不仅能够提高语言文字能力,还能够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升文化素养。

(3)增强交际能力: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病句辨析题目考察学生理解和纠正语言表达不规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

通过考察成语填空和病句辨析等语言文字应用题目,有助于评估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中华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