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吹竽的故事的寓意,中国寓言故事可怕的传言的寓意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9 05:56:06

4.单独表演时怎么办。

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喜欢听独奏。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

南郭处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真实的齐宣王

齐宣王(约前350—前301)妫姓、田氏,名辟彊,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齐国在齐宣王统治下,也是积极推外扩张,但是依然无法避免最终的衰落。齐宣王召集人才,稷下学宫集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刑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南郭吹竽的故事的寓意,中国寓言故事可怕的传言的寓意(5)

齐国稷下学者逐渐多起来,将近数百上千人,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其中还有儿说、告子、宋钘、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学宫最高领导。

南郭吹竽的故事的寓意,中国寓言故事可怕的传言的寓意(6)

总之,齐宣王算不上是个明君,但毋庸置疑,在他执政期间,齐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他光大了的稷下学宫,可以说是造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寓言带给的启示

南郭先生可以滥竽充数,是因为齐宣王昏庸,还是因为南郭先生机智?

善于把握机会,容易赢得高薪。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虽然一点不懂乐器,但是依然能够把自己吹上天。好多具备真才实学的人,反而面对皇家选拔人才出现胆怯,但是南郭先生没有一点恐惧感,奋勇直前。

南郭吹竽的故事的寓意,中国寓言故事可怕的传言的寓意(7)

十分擅长混迹职场,即便毫无本事。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好几年而不被识破,掩饰的不是一般的好,300人的同事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南郭先生的底细。

懂得人性,投其所好。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承担着被发现*头的风险,也要混迹皇家乐队,并且混的风生水起,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该收手时就收手。江湖险恶见好就收,绝对不贪恋现有财富,该跑的时候毫不犹豫,主动下台走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识人不清,用人不明。南郭先生之所以能留在乐队中正是因为齐宣王的识人不清。一国之君识人不清?这与他的虚荣、好讲排场分不开。

南郭吹竽的故事的寓意,中国寓言故事可怕的传言的寓意(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