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孝敬祖母,李密孝敬祖母的故事视频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6:12:56

李密 (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人。他少年时就不幸失怙,是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他侍奉祖母至孝,“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书·李密传》)。李密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一职,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西晋泰始三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诏书下了一封又一封,郡县也对他不断催促,但李密实在是不想这么快就改投门庭,二次为官;兼以他老迈病弱的祖母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并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便是著名的《陈情事表》,又叫《陈情表》。

李密孝敬祖母,李密孝敬祖母的故事视频(1)

陈情表(节选)

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西晋文学家、政治家李密的《陈情表》,尤其令人唏嘘与感动。作为蜀汉旧臣,李密深知为司马政权效力的政治风险,然强违王命又注定结局悲惨,因而大打亲情牌:“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据说晋武帝看到这封书信后感慨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然后就不再追究了,直至刘氏逝去后,朝廷才再次将李密召为洗马。历来皇命难违,而李密可以凭薄薄的一卷《陈情表》打动皇帝,就是因为他打出的是一张“亲情牌”。而亲情中又以孝为最大,《陈情表》所陈之情即为亲情、即为孝道。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此言是也。

李密孝敬祖母,李密孝敬祖母的故事视频(2)

《陈情表》艺术手法很高明。其用笔委婉恳切,从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这一席话诚挚、质朴,催人泪下,平实的话语间将作者孤苦无依的童年和祖母对自己的大恩都展示了出来。然后再述说自己不是不想应诏,而是耽于年迈的祖母不忍离去:“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而“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应是不会勉强欲行孝道之人的。其次,文章自始至终以感情为主线,一切从“情”出发,字字真,句句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不假雕饰,不刻意渲染,却从自然流露中释放出浓浓的辛酸和无奈。

另外,《陈情表》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在赋事、表情的同时又寓理于其中,全文诉情之语又句句是陈理之言,情以动人,理以服人。而其语言骈散相间,参差交错,也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此文后被收入《古文观止》,广为流传,其中一些句子已成为成语。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朝不虑夕”等成语,至今仍被沿用。

李密孝敬祖母,李密孝敬祖母的故事视频(3)

陈情表(节选)

【西晋】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李密孝敬祖母,李密孝敬祖母的故事视频(4)

西晋时原蜀汉官员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奏《陈情表》是千百年来感人肺腑的论孝宣言书,后人都将他与诸葛亮的出师表相提并论,并且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可谓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可谓孝,李密自幼丧父,母亲何氏改嫁,是祖母刘氏一手把他拉扯丈的,他在担任蜀国官员时,曾经以博学雄辩而受到称赞,后主刘婵投降司马昭后,蜀国旧臣多有不愿意做官者,司马炎素知李密才能,就下召他到京城洛阳担任洗马的官职,李密为了保持自己的操守,不远依附,加之他是是个有孝心的人,以祖母年迈,家中无人照看为名,写下情真意切的表章。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曰,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区区不敢弃运。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经养。”

李密孝敬祖母,李密孝敬祖母的故事视频(5)

《陈情表》所陈之情,除了亲情孝道之外,还有李密对西蜀的故国之情。这从一则轶事中可以看出。李密在洛阳做官时,司空张华就问他:“安乐公何如?”安乐公就是刘禅,俗称“扶不起的阿斗”,蜀汉亡国后被封为安乐公。李密回答他:“可与齐桓公相比。”齐桓公是春秋时第一位霸主,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李密这样说,张华就很惊奇地问他理由,李密回道:“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张华又问他:“孔明言教何碎?”就是说诸葛孔明那么有大智慧的人,怎么他的智慧就没有传下来呢?李密回答他:“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原来孔明言教之不传是因为没有遇到一个能和他站在相同高度、相互交流的人啊!李密在将旧主回护得滴水不漏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