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视角,法商视角看增额终身寿险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05-19 11:31:16

每周一个真实案例,我们以案说保,法商视角看保险。

2021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退保金大幅增加,退保金合计逼近1600亿元,同比增幅达两位数。这里边,除了正常退保外,有很大比例是非法的“代理退保”。

近几年来,在抖音、朋友圈、车站的广告牌等随处可以看到帮你全额退保的小广告,强调不成功不收费,并且广招代理商人,这种新型的骗局愈演愈烈,甚至形成了黑色产业链。9月13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退保”。

【案例】

2020年4月,浙江宁波投保人李女士遇到自称是保险公司专属客服的刘某上门答谢,并为其讲解保单细节。期间,刘某还刻意对比另一款保险,指出了李女士所购保险的问题和不足。

全额退保后,李女士从刘某处重新购买了所谓“更划算保障更全面”的保险。然而,在后续的一次理赔过程中,李女士却意外地发现新买的保险理赔额度比之前自己购买的大幅降低,刘某也失去联系。后经保险公司调查,发现刘某并非是保险公司的员工。

随着类似案件增多,警方展开调查,2021年5月25日,成功将本案67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当场查获各类保险合同文书300余份,初步查明该犯罪团伙侵占企业佣金、奖励津贴6000余万元。

【启发】

针对广大消费者,北京银保监局提示了非法“代理退保”的五大套路。

套路一:假冒身份、虚假宣传

非法“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冒充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法律工作者,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网络论坛、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

套路二:谎言欺骗、怂恿退保

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存在欺诈,多名消费者已经投诉”,或欺骗消费者“继续持有保单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怂恿消费者进行退保。

套路三:诱导代理、非法牟利

谎称可以为消费者办理“全额退保”,诱导消费者签署代理退保服务协议,甚至以扣留保单、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加以控制,牟取高额的“代理退保”咨询费、手续费。

套路四:伪造证据、要挟退保

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通过电话录音、微信聊天等方式诱骗销售人员回复,进行虚假取证;或者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捏造违规销售的虚假事实,以要挟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套路五:切断联系、反复施压

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阻止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以维权举报为名,煽动消费者通过多次、反复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

作为保险代理人,要擦亮慧眼,帮助客户识破骗局;同时,不做帮凶,远离非法“代理退保”。

银保监会下发的《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第三十八条规定,【禁止不当代理退保】任何机构、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违规主动开展向投保人推介保险退保业务咨询、代办等经营活动,误导投保人退保,扰乱市场秩序。

根据刑法225条:非法经营保险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违反规定,很可能会被认定为“非法从事保险业务活动”,触犯刑法。

我们下期再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