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8日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温可达38℃-40℃,局地40℃以上,经受“烤验”几乎成为川渝地区的日常。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喝一杯冰冰凉凉的饮料如何?据悉,福建一名19岁男孩在运动后猛喝冰饮后诱发心梗猝死……喝冰水的危害这么大吗?妈妈以此要挟我夏天也要喝热水咋办?四川手机报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沈丹凤,呈上一份高温天养心指南。
冰水夺命?医生:有一定相关性 但不必恐慌
沈丹凤介绍,猝死是人类医学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导致猝死原因有很多,“我们还不知道男孩是否有先天性的心脏方面的疾病、当天有没有熬夜、有没有潜在的感染等等,对其确切死因还不能下判断。但就目前当地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新闻中男孩不幸离世,应该是多重诱因叠加导致的悲剧。”沈丹凤说。
具体有哪些不利因素呢?沈丹凤介绍,在炎炎夏日,人体血管扩张,毛孔打开,更容易失去体液,让血压下降、心跳加快,从而使心脏负担加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夏天容易感觉疲惫,多走几步路就胸闷、心累的原因。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还进行打篮球这样的剧烈运动,无疑再为心脏“加码”。
至于冰水的影响,沈丹凤打了个比方:把烧红的铁投入水中,反应是非常剧烈的。同理,运动暴汗后,一口气猛喝冰饮料,内脏特别是心脏会因强烈温差刺激发生血管痉挛,因此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沈丹凤认为,高温天喝冰水引发猝死,是小概率事件,不必过于恐慌,但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猝死发生的概率,总是没错的,毕竟夏天更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数据:气温每升高1℃ 心脑血管患者增加17.3%
刊登在《环境与健康》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此外,对北京市1994年至200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研究显示,脑卒中复发主要受夏季高温影响。其中1999年7月23日至29日的一次热浪影响最为严重。热浪过程持续7天,日最高气温达到39.4℃,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分别是平日的2.55倍、2.25倍和2.3倍。
国外的研究结果也类似。例如1995年芝加哥热浪期间,心血管疾病的入院率比平时增加了30%;热浪造成700人死亡,其中39%患有心脏病。
沈丹凤回忆,自己近日值夜班时,就遇上一例非常典型的与高温相关的急性心梗患者。询问患者及家属得知,当天是农历十五,这名九旬老人在白天冒着高温去寺庙烧香,晚上一回家就出现胸痛,被送医后发现是急性心肌梗死。
立秋之后高温持续,收好这些养心建议
虽已立秋,但高温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8月8日,四川乐山、广安等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你的心脏要如何安稳度过“烤验”?医生给出这些建议:
1、远离高温环境
沈丹凤提醒,在高温环境下,任何人都可能中暑,但是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风险更大!她建议,尽量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更不能在太阳下进行打球、跑马拉松等剧烈运动。推荐将运动锻炼安排在室内或者早晚凉爽时。
2、推荐常温矿泉水
夏季喝水不能太任性!沈丹凤表示,多饮水是夏季防暑降温非常关键的一环,推荐常温的矿泉水,尽量不喝含有酒精、咖啡因的冰饮料,以免给心脏加重负担。
3、室外温差不要太大
为省电费而硬抗高温不可取!当体感不舒适了,要及时开启风扇或空调。沈丹凤建议大家用好空调的除湿功能,研究表明,当“桑拿天”出现,环境潮湿时,气压下降,也容易诱发心梗、脑梗。同时,室内外温差不要设置得过大,减少血管痉挛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
4、重视体检
沈丹凤提醒,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确有年轻化的趋势,心梗并不是老年人专属病。自己就曾接诊过看着很健壮的在校大学生,一检查发现其患有严重高血压,有非常大的健康隐患。沈丹凤建议大家重视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如果出现了心悸、恶心、头痛等前期症状,就要尽快就医。其实,很多猝死并非全无征兆,发病前一两天会有不舒服的症状。”沈丹凤强调,一定不能忽视身体的求救信号。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黄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