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时忘记取绊脚绳怎么办,人死出殡后忘了剪绊脚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06:01:08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这个行为,反映了一个习俗,你知道是什么吗?

明清时期中国的民间丧仪,与儒家注重伦理等级的丧葬礼仪相比,具有人鬼相杂的特征。它一方面充满着人情味,另一方面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

以对亲人的死亡态度为例,儒家认为孝子应该尽哀,而民间却把老人的丧葬视作一件大喜事,认为老人在世享尽了子孙之福,他的升天值得后人庆喜。因此不管是老死还是病死,都将死亡看作寿终正寝,应该像婚庆喜事那样大办。古时人们称这样的“丧事”为“老喜丧”或者说是“白喜事”,与婚嫁时的“红喜事”形成鲜明对比。婚嫁尚红,新郎、新娘所穿的衣服以及被褥等物皆为红色;丧葬从白,孝服、孝帽以及灵堂和丧葬用具等一般是白色。但是从人们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来看,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色调和细节有所区别而已。

喜事应该办得热闹,婚礼如此,丧礼也应该如此,于是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民间丧仪产生了。民间丧仪以儒家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行了增删、演变而成,呈现出整体顺从礼制偶尔又与礼制相对立的矛盾状态,本期文章小编就来分享这些民间丧仪的精华:

1鸡鸣枕

鸡鸣枕,是用白布制成的枕头,整体形状两头尖中间厚实,再用麦麸填充枕头内部。俗谓“冥途不知分晓,年畔得闻鸡鸣”,据说此枕有能让逝者魂魄保持清明的功效。在人们信奉“有神论”的时代,鸡鸣枕表达了遗属对逝去亲人由衷的祝愿——一路走好,一路平安。

下葬时忘记取绊脚绳怎么办,人死出殡后忘了剪绊脚绳(1)

鸡鸣枕

2点随身灯

在人刚死之时,丧家要赶紧用棉纸制作纸灯,蘸上香油,从床前开始,一盏又一盏,依次排序的纸灯直到大门外,这便叫“随身灯”。这种习俗在宋代以后颇为流行,如《金瓶梅》第六回载武大郎死时,“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又,第六十二回载李瓶儿死,“点起一盏随身灯来,专委两个小厮在旁侍奉。”明代洪概所编的《清平山堂话本》卷二《快嘴李莲记》也说:“我家公婆又未死,如何点盏随身灯。”

下葬时忘记取绊脚绳怎么办,人死出殡后忘了剪绊脚绳(2)

《清平山堂话本》书影

3绊脚丝

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习俗在人初终停尸床上时,用绳子把他的两只脚绕上,这叫绊脚丝。到将入殓时,就将绳子解下,据说这时不解下绳子,他下世托生为人时,就不能走路了——这样的思维体现出了古人眼界的局限性,他们无法用孔孟周易阐释为何人生来带有生理缺陷,因此民间才会有这样的传说。

4山人批书

按当时民间礼俗,长辈逝世,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入殓的时辰,称“山人批书”。除了选择时辰之外,先生还会计算丧家的忌讳,比如某特定属相或某特定生辰的亲属不能参加入殓仪式,《红楼梦》第十三回对山人批书做了描述。秦可卿死,贾珍便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范祖述《杭俗遗风》载:“凡人逝世,先叫阴阳门,眷名为山人批书。批书者,选择入殓之时辰,及月建的呼之官避者,然后以手折开写亲族至友姓名住址,遣夫走报。”

5写殃榜

殃榜又称“斗书”、“殃书”、“榜书”,是人家死人的凭据,也是死者入埋、出城门的凭据。徐珂《清稗类钞丧祭类》说:“京师人家有丧,无论男女,必请阴阳生至,令书榜书。盖为将来尸柩出城时之证也。”如果死者是凶死,就不给他开殃榜,或者去报官。这样死人不但不能入埋,而且连城门也出不去了。所以人死之后,请阴阳生写殃榜是第一件要紧的大事,怠慢不得。

下葬时忘记取绊脚绳怎么办,人死出殡后忘了剪绊脚绳(3)

写殃榜

当然,请阴阳生有个规矩,请时,他先给人家一个黄纸帖子,上面印着他的堂号,然后由请他的人带回丧家,贴在门口。若死的是男子,就贴在门的左边;若是女子,则贴在门的右边,叫做男左女右。请过之后,阴阳生就去丧家写殃榜,看见某人家门口贴有他的堂号,他就走进某家,开完殃书即走。写时看丧家财力及给费多少而定,在某些民间小说中,阴阳生来写榜书时,若是丧家是有钱之家但颇为吝啬,给的钱很少,他就设法作弄丧家,或说是犯火七,或是说犯重丧,反正不吉利的话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直到丧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他求饶为止。

下葬时忘记取绊脚绳怎么办,人死出殡后忘了剪绊脚绳(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