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化年制银碗价格,大明成化年制瓷碗多少钱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1:15:33

张娘娘,名叫张孚敬,明成化三年生,河间府兴济县(今沧县兴济镇)人。

张娘娘的父亲叫张峦,是个监生,会看阴阳宅,人们都称他张先生。张娘娘的大哥叫张鹤龄、二哥叫张延龄,全家以务农为生。

张娘娘从小没娘,跟着父亲和大哥大嫂艰难度日。父亲经常外出看风水,没有时间照料她。她长了一脑袋秃疮,嫂子嫌她脏,不让她在脸盆里洗脸。她只好到卫河(现在的南运河)里去洗,卫河沿上长着一排排垂杨柳树。在春天柳叶青的时候,她边洗边看着柳叶说:“柳叶青,柳叶青,皇帝请我坐正宫”。到了秋天柳叶黄的时候,她边洗脸边说:“柳叶黄,柳叶黄,皇帝请我当娘娘。”人们听了,都说她说疯话,叫她疯丫头。

张先生不在家时,嫂子不管她饱饭,疯丫头就到集市上要饭吃。这事叫她哥哥知道了,觉得妹妹要饭吃,哥哥面子上挂不住。在一天吃早饭的时候,两位哥哥对父亲说: “爸爸,你整天给人家看风水,怎么不给自己家看看呢?咱家出了个孚敬,多现眼呢!”张峦笑着说:“咱家阴宅阳宅都不错,就怕你哥俩没福,到后来沾你妹妹的光。”鹤龄、延龄都不信。父亲说:“这样吧!今天晚上,夜静时,你们俩到咱坟地后边的干坑里去拉鱼,拉回鱼炖着吃,天不亮必须吃完”。这时,有人来请张峦看风水,他走了,哥俩听了半信半疑,干坑里怎么能有鱼呢?既然父亲说了,就试试吧。

到了半夜时分,哥俩抬着网来到干坑。二人撒开网拉起来。拉着拉着,坑里有水了。哥俩挺高兴,一会儿,“扑楞”一条大鲤鱼撞在网里,弄上来一看,红头、红尾、红鱼鳍,足有四斤多重。哥俩回到家里,点火炖了起来,炖熟把鱼肉都吃了。到了东方鱼肚白的时候,孚敬起床了,闻到香味就跑了过来。一看桌上摆着鱼头鱼尾和鱼刺,她划拉划拉都吃光了。父亲回来了,问老大老二:“你俩拉着鱼了吗?”“拉着了,大鱼有四斤多,俺俩炖着吃了。”“你妹妹吃了吗?”“她来晚了,光吃些鱼头、鱼尾和鱼刺。”父亲听了以后长叹一声说:“你俩果然没福,以后沾你妹妹的光吧!”老大老二问怎么回事,父亲只是笑着说了句“日后你们自然会明白。”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皇帝,成化二十一年,宪宗皇帝要给儿子选媳妇。据“钦天监”观测,太子之妻应出在河间府兴济县城内,宪宗皇帝派大太监梁芳、小太监刘瑾等数人到兴济来选“秀女”,临出发时,梁芳和刘瑾问太子:“幼主,选个什么样的?”太子说:“昨天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个头戴银盔,怀抱凤凰、骑着龙,手拿竹节枪的人和我拜天地,你们见到骑龙抱凤手拿竹节枪的就选。”二太监连声答应,带领太监和宫女,驾驶龙船直奔兴济而来。龙船来到兴济南头卫河拐弯处靠了岸(后人称这停船的地方叫龙窝)。抬着轿走大街、串小巷选起“秀女”来。

张孚敬的嫂子嫌小姑又秃又脏,怕人笑话,把她锁在院子里,自己出去看热闹,孚敬听到外面锣鼓喧天,也想出去看,几次拉门拉不开,看见院里有根打枣的竹杆,便拄着爬上去,骑在墙头上拿着竹杆看热闹。这时街上人群拥挤,闹得鸡飞狗跳,一只大红公鸡飞上墙头,被孚敬一把搂在怀里。选“秀女”的轿子正好来到近前,小太监一眼看到了孚敬,对梁芳说:“娘娘在这里!”梁芳往墙头上一看,完全符合幼主提出的条件,头戴银盔,秃疮嘎巴不就是银盔吗?骑着墙头,不很象骑龙吗?抱着公鸡,不正抱风吗?手拿竹杆,不就是竹节枪吗?于是他上前跪倒,口称‘娘娘千岁!奴婢等接驾进宫。”梁芳这一喊不要紧,呼啦啦跪倒一大片,宫女太监齐声高呼,声音惊天动地。张孚敬哪见过这场面,吓得一头栽进院子里。嫂子一看小姑子被选上了,慌忙开了锁来到院子里,只见孚敬满头是又黑又亮的青丝,地上有一只大银碗(这是孚敬摔掉的秃疮嘎巴)。这时宫女们进来,忙拿出幞子给孚敬盖上头,扶着孚敬上轿。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皇帝驾崩,朱祐樘即位称孝宗,改年号为弘治元年。封张孚敬为皇后,倍受宠爱。并追封她曾祖父张迪、祖父张绶为寿宁侯,封她父亲张峦为昌国公,封她大哥鹤龄为寿宁侯,二哥延龄为建昌伯,都迁到北京去住。

弘治十八年,孝宗晏驾、太子朱厚照(孚敬所生)即位,孚敬已是慈寿皇太后。

民间故事口口相传

常炉顾清搜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