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壳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什么材质的胶囊壳最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7:53:45

两年前“旧皮鞋制明胶做酸奶、胶囊”的阴影,至今仍未完全从人们的记忆里散去,近日却又爆出9000万粒毒胶囊流入市场的消息。藏毒的胶囊药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毒胶囊里到底含有哪些有毒成分?对人体有何危害?如果担心胶囊不安全,吃药时把胶囊壳扔掉行不行?就市民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专业人士。□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孙立民

新闻回放

9000万粒毒胶囊“再入江湖”

两年前,央视曾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进入患者腹中。

近日,宁波市宁海县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件,不法分子非法生产的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已经全部流入市场。

解析

合格胶囊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猪源性明胶,类似猪皮冻无毒无害

据媒体报道,9000万粒毒胶囊中的重金属铬严重超标。铬是如何进入胶囊中的?

沈阳一高校从事药剂研究工作的王东凯教授介绍,目前在我国,猪源性明胶是生产胶囊壳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用猪皮熬制明胶,之后经加工做成胶囊壳是目前制药行业广泛采用的方式。“猪源性明胶类似我们在家里熬制的猪皮冻,是可以食用的。”所以合格的胶囊壳是无毒无害的。

胶囊里为啥含重金属铬?

用了工业明胶,其制作过程中会用到铬

但一些企业贪图利润,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经过几道工序所生产出的胶囊就出现了铬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工业明胶里为啥有铬?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王峰解释说,制革厂在鞣制皮革时要使用一些含有金属元素铬的化学制剂作为助剂,所以铬是以“皮革鞣制助剂”的身份进入工业明胶里的。“皮革的鞣制过程是一个氧化过程,氧化后会生成六价铬。”

毒胶囊有啥危害?

生成六价铬毒性强,可能致癌

在此次查获的毒胶囊中,经检测,胶囊壳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伤害,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铬的毒性和它的存在形式有关。”王峰说,“一般来说,金属铬毒性最小,三价铬毒性很低,六价铬毒性最高。”

此前中科院专家曾介绍,六价铬为常见的高毒性重金属污染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过敏、湿疹;吸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沙哑、鼻黏膜萎缩;食入会引起呕吐、腹疼、致癌。六价铬还有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对环境具有持久性危害。还有研究显示,六价铬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环境学系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口腔摄入的六价铬约有10%会被机体吸收,可能在人体内停留5年之久。动物实验显示,口服六价铬4~8周的大鼠和小鼠,其肝脏、肾脏、脾、肺、心脏、肌肉、血液和骨骼中都有铬的存在,表明通过饮用水摄入可溶性六价铬有可能对组织器官产生潜在的毒害和致癌作用。

使用建议

去掉胶囊壳只吃药行不行?

缓释、控释类不行,可能引起药物中毒

9000万粒毒胶囊进入市场,让许多人闻之心惊。“生病吃药没法避免,遇到胶囊药时把胶囊壳扔了,只吃药行不行?”对此王东凯表示,这要看胶囊壳所起的作用是啥,“如果在药物中只是起到遮味或简单包装的作用,扔掉胶囊壳无妨。如药名中有缓释、控释、肠溶等字样,则不宜将胶囊壳打开吃。”

王东凯介绍,约90%以上的中成药可去掉胶囊壳直接吃,因胶囊壳在中药里一般所起的作用是遮盖苦味。而西药中的大多数治疗感冒的药物,药量少、药效作用持续时间短,将胶囊壳去掉也可以,“但缓释、肠溶性胶囊不可以打开胶囊壳服用,因为这些药在设计时对药物有精确定位,要确保实现小肠等人体部位对药的吸收功效。若打开胶囊壳服用,可能会降低疗效或引发胃部炎症。”

此外,控释胶囊也不能扔掉胶囊壳直接服用,王东凯介绍,控释制剂克服了频繁给药的弊端,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的有效浓度,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在控释药物的胶囊壳里有一个特别设计的隔膜,能让药物在体内延迟释放,这类药物一般服用周期长,如果打开胶囊壳,药效难以保证。更危险的是,打开胶囊壳服用后药物在体内快速释放,可能导致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进而引起药物中毒。

也就是说,缓释、控释及肠溶性药物,如果未按要求服用会影响药物的释放过程。因此服药前患者应仔细看说明书,了解药物到底是什么剂型,按说明书上标注的用法、用量服药。

铬超标对人体的危害

导致皮炎、咽炎等引发肺炎、气管炎等疾病造成胃炎、胃溃疡和肠道溃疡等肝、肾、dna会受到伤害还可能致癌或诱发基因突变

可能使用工业明胶的食品

糖果、饮料、肉皮冻、水晶肠、肉罐头、小笼包……

部分资料据《每日经济新闻》、《半岛都市报》

相关案件3月13日

违法生产销售食用明胶

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办透露,在其不久前开展的食用明胶专项整治行动中,已立案查处涉嫌违法生产销售食用明胶及相关产品的行为4起。除铬超标,工业明胶的原料皮革在处理过程中,防腐时可能用到五氯苯酚,准备工作会用到硫化钠,染色工艺会用到偶氮染料,打光工艺会用到甲醛等。这些危害难以评估。据《每日经济新闻》

2013年10月

用工业明胶做假鱼翅

4名男子以工业用明胶、甲醛为主要原料,生产、销售假鱼翅,2013年10月位于徐州的假鱼翅生产场所被相关部门查获。今年2月25日和3月20日,公安机关将其中三人抓获归案,另一人于3月1日投案自首。据《劳动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