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是谁主演的,高博文结几次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9 17:38:37

高博文是谁主演的,高博文结几次婚(1)

演出现场

“去之前我其实很忐忑,不知道香港的观众能不能接受新评弹,能不能接受《繁花》里关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但没想到,8场演出不仅票子售罄,观众的反响也是出乎意料的好。最让我高兴的是,这次演出实现了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就是改变香港评弹观众的年龄结构。这让我觉得,应该继续做点新作品,走新的路,在香港发展更多的新观众。”

刚刚从香港回到上海,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在电话里兴奋谈及了此次香港演出的种种感受。

从5月23日开始,评弹《高博文说繁花》在全新开张的香港西九戏曲中心茶馆剧场演出了两轮8场,这是西九戏曲中心茶馆剧场第一部“外请”剧目,可谓“开台演出”。演出吸引了整个香港地区文化界的关注,各界人士和媒体记者纷纷前来。作为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代表,评弹演出在香港引发如此大范围的关注讨论还属首次,演出也由此成为了一次文化事件。

高博文是谁主演的,高博文结几次婚(2)

香港西九戏曲中心茶馆剧场开台,首部外请剧目选定评弹

从5月23日到6月2日,评弹《高博文说繁花》在香港西九文化区茶馆剧场整整演出了两轮八场,而上海评弹团整个演出团队也在香港呆了整整两个星期,这是高博文过去演出经验里所有没有的。

“过去,我们评弹演出去香港,大部分都是香港上海联谊会的老听客,很多老先生都支持评弹艺术。我们经常会去演出,但演出一两场呆个五六天可能最多了。” 高博文说,但随着很多老观众渐渐老去,评弹这样一个地域文化鲜明的传统文化,在香港也面临着观众渐行渐远的问题。

随着香港西九戏曲中心的开张,沪港两地的文化交流又开启了全新篇章。作为戏曲中心一个非常特殊的剧场,茶馆剧场在开业后一直以当地的青年粤剧团演出为主,而评弹《高博文说繁花》是这个剧场第一次外请剧目,且一演出就是两轮8场。

《高博文说繁花》改编自作家金宇澄的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繁花》,以独特叙事手法将二十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间上海人的生存状况搬上舞台,是一个讲述上海人、上海事的评弹作品。

高博文说,为了促成这次演出,香港西九戏曲中心前后往来上海多次,在他们看来,评弹非常适合这个恢复了传统茶馆式的演出剧场,而在千挑万选之后,他们坚持要选择《高博文说繁花》这部作品。因为金宇澄的小说在华语地区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影响力,而这部四个晚上四回的新评弹,也很富有创新性和现代气质。

为了香港的演出,剧组在原来6回书的基础上浓缩成4回书目:《沪生》、《相遇》、《组局》、《儿时》,每一回书目对应小说的一个章节,观众可以一连四晚欣赏完整个故事,也可以单独欣赏一回书目。

而为了实现最好的演出效果,西九龙戏曲中心和上海评弹团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因为评弹是纯语言类演出,一晚上的字幕就达到300多页的PPT,四个晚上就是1200多页。香港方面甚至把这些字幕全部翻译成了英语。为了让字幕节奏和现场表演的节奏完美契合,不影响噱头的效果,双方更是几经磨合。

而演员们则努力在这次演出中加入了一些适合香港观众的“噱头”,诸如粤语歌曲、香港明星、香港美食等,增加当地观众和这部上海作品的共同情感。

演出最后一天现场,高博文“发挥”感慨:上海一直在发展和变化,演出中很多事情在现在的上海已经不存在了,但上海依然是我们所有人的上海。这段话引发了全场无比热烈真挚的掌声,现在想起依然让他感动。

高博文是谁主演的,高博文结几次婚(3)

演出引发香港文化界极大关注,未来评弹传播大有可为

8天的演出吸引了毛俊辉、汪明荃等香港文化界的很多人自发前来观看,甚至有观众对同一场演出“二刷”。演出成为香港人聚焦的一次文化事件。

高博文是谁主演的,高博文结几次婚(4)

然而,高博文从一开始却始终有各种担心,即使所有演出票早早售罄,但他在开演前依然感到忐忑。毕竟评弹在香港并没有大范围的观众基础,讲的也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老上海故事,不知道香港观众能否接受。

但让他意外的是,从排练开始,所有香港人都表示出对评弹和这部作品的极大接受度和喜爱。在下午的彩排时,剧场的工作人员就听得十分入迷,不时哈哈大笑,工作人员还对剧组表示,第一次听评弹,竟然不知道这么有意思。

而现场观众的反映更是让人欣慰。尽管演出对于评弹来说票价不菲,四场的联票要1000港币,单场318-388港币,但场内座无虚席,不仅有很多年轻人,还有不少外国观众。他们不仅对欣赏评弹毫无障碍,而且对所有的效果点都有反应。

有旅居香港的上海人说,听这部作品我重新回味了过去的老上海。而香港的观众则表示,这部评弹讲出了上海人的市井、可爱、聪明,特别接地气。

高博文是谁主演的,高博文结几次婚(5)

观众席

这让高博文更加增添了信心。

他表示,之前在香港曾经去香港中文大学等地方推广过评弹,发现香港不少文化层次高的人群接触后都会喜欢评弹,而这种全新形式的都市评弹也是香港观众感兴趣的。加上《繁花》这本小说的影响力,以及剧场的吸引力,更加促成了这场演出的关注度。

“我发现演出现场的香港本地人特别多,还有不少是江浙沪籍的第二、三代,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够改变香港评弹观众的结构,让新观众能够进来了解评弹,感受这个曲种的魅力。而这一次,我们的演出既让很多老观众感到怀旧,稳住了这批爱评弹的观众,也让新观众得以涌入,成为评弹艺术的受众。”

高博文说,香港的演出让他感到,评弹这门艺术的魅力还是无穷的,关键要找到好的方式传播。西九戏曲中心的很多做法也给了他不少启发,诸如剧场里有非常好的餐厅,演出现场的茶点也十分精美并充满江南特色,这些都使得评弹演出显得精致化。

“我觉得回来以后可以好好思考,如何让这种好的反响得以持续,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在香港该以怎样的面貌传播,评弹艺术又该走一条怎样的新路。”高博文说,此次演出之后,他们和香港的合作还将继续,“未来,评弹在香港还大有可为,关键是,我们可以继续拿出怎样的作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