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8什么朝代,公元1360是什么朝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31 10:17:23

宋文帝纪元

(公元438年)宋元嘉十五年 北魏太延四年 北凉承和六年 大秦建义三年

春正月庚子,雨土如雾于洛阳。

二月丁未,宋帝以平东将军、河南国主吐谷浑慕延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陇西王。

三月庚辰,鄯善王弟素延耆朝于北魏。

癸未,魏帝以沙门众多,诏罢沙门年五十已下。

北魏平北将军、江阳王拓跋根薨,无子。

乙未,魏都平城地震。

前北燕天王冯弘徙在北丰,素侮高句丽,政刑赏罚,犹如旧国。高句丽乃夺其侍人,质任其太子王仁。弘忿怨之,谋将南奔,遣使宋朝表求迎接。

夏四月甲辰,宋帝遣使王白驹、赵次兴迎冯弘,并令高句丽王高琏料理资遣;高句丽王不欲使弘南,乃遣将军孙漱、高仇等袭*弘,子孙同时死者十余人。白驹等率所领七千余人掩讨漱等,生擒漱,*高仇等二人。高句丽王以白驹等专*,遣使执送建康,宋帝以远国,不欲违其意,白驹等下狱,见原。

宋皇太子刘劭年十二,出居东宫,纳黄门侍郎殷淳女殷氏为皇太子妃,赐王公以下各有差。

己酉,华山崩。

武都国大秦王杨难当、河南国主吐谷浑慕延、高句丽国、倭国、扶南国、林邑国王范阳迈并遣使献方物于宋朝。

己巳,宋帝以倭国王珍为安东将军。

五月戊寅,北魏大赦。

五月己丑,特进、右光禄大夫殷穆卒。

辛卯,宋镇北大将军、徐州刺史、新淦侯王仲德薨,谥曰桓侯。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祠之。子王正修嗣,为家僮所*。

壬辰,宋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刘遵考又领徐州大中正、太子中庶子,本官如故。监徐兖二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前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未之镇,留为侍中,领左卫将军。

丙申,魏帝行幸五原。

秋七月辛未,地震。

甲戌,宋陈、南顿二郡太守徐循为宁州刺史。

壬午,魏帝自五原北伐柔然。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河东公贺多罗督十五将出东道,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中书监宜都王穆寿督十五将出西道,魏帝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并州刺史、陈留王拓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帝从浚稽北向天山,诏散骑常侍陆俟常随驾别督辎重。帝西登白阜,刻石记行,不见柔然而还。时漠北大旱,无水草,军马多死。龙骧将军、豫州刺史、新野侯邓权坐法死。

八月辛丑,宋左卫将军赵伯符为徐、兖二州刺史。为政苛暴,吏人畏之若豺虎,然而寇盗远窜,无敢犯境。

甲寅,宋始兴太守陆徽为使持节、交广二州诸军事、绥远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清名亚王镇之,为士民所爱咏。上表荐士曰:“臣闻陵雪褒颍,贞柯必振;尊风赏流,清原斯挹。是以衣囊挥誉于西京,折辕延高于东帝。伏见广州别驾从事史朱万嗣,年五十三,字少豫,理业冲夷,秉操纯白,行称私庭,能著官政。虽氏非世禄,宦无通资,而随牒南服,位极僚首,九综州纲,三端府职,频掌蕃机,屡绩符守。年暨知命,廉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历宰金山,家无宝镂之饰;连组珠海,室靡珰珥之珍。确然守志,不求闻达,实足以澄革污吏,洗镜贪氓。臣谬忝司牧,任专万里,虽情祗慎擢,才阙豪露,敢罄愚陋,举其所知。如得提名礼闱,抗迹朝省,抟岭表之清风,负冰宇之洁望,则恩融一臣,而施光万物。敢缘天泽云行,时德雨施,每甄外州,荣加远国。是以献其瞽言,希垂听览。”

丁巳,宋兖州刺史王方俳为青、冀二州刺史。

冬十月辛酉,北有声如大鼓,西北行。

乙丑,魏帝大飨六军。

北魏龙骧将军长乐侯穆顗以功加散骑常侍、镇北将军,进爵建安公。出为北镇都将,征拜殿中尚书。出镇凉州,所在著称。还加散骑常侍,领太仓尚书。

十一月丁卯朔,日有蚀之。

丁亥,幽兖二州地震。雷。

十二月丁巳,魏帝还平城。上洛巴泉蕇等相率附于北魏。

初,魏帝将北征,发民驴以运粮,使平南将军、虎牢镇将公孙轨部诣雍州。轨令驴主皆加绢一匹,乃与受之。百姓为之语曰:“驴无强弱,辅脊自壮。”众共嗤之。坐征还。

魏帝诏兼散骑常侍高雅使宋朝。

北魏平南将军、徐州刺史刁雍在镇七年,征还京师,频岁为边民所请。魏帝嘉之,

时北魏初定三秦,人犹去就,魏帝拜冠军将军、西部尚书窦瑾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宁西将军、长安镇将、毗陵公。窦瑾,字道瑜,顿丘卫国人也。自云汉司空窦融之后。高祖窦成为顿丘太守,因家焉。瑾少以文学知名。自中书博士,为中书侍郎,赐爵繁阳子,加宁远将军。参与军国之谋,屡有军功。迁秘书监,进爵卫国侯,加冠军将军,转西部尚书。

宋湘州刺史阮万龄在州无政绩。还为东阳太守,又被免。复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宋尚书库部郎顾琛出为义兴太守。初,司徒彭城王义康请琛入府,欲委以腹心,琛不能承事领军将军刘湛,故寻见斥外。

宋太常傅隆致仕,拜光禄大夫。归老在家,手不释卷,博学多通,特精《三礼》。谨于奉公,常手抄书籍。

宋特进、右光禄大夫,领始兴王师殷淳卒官,时年六十,谥曰“元子”。

宋东阳太守荀伯子卒官,时年六十一。子荀赤松,为尚书左丞。伯子族弟荀昶,字茂祖,与伯子绝服五世。元嘉初,以文义至中书郎。昶子荀万秋,字元宝,亦用才学自显。元嘉初,为晋陵太守。坐于郡立华林阁,置主书、主衣,下狱免。

宋帝征谯郡隐逸戴颙为散骑常侍,又不就。南兖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镇京口,长史张邵与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颙憩于此涧,义恭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恭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宋帝每欲见之,尝谓黄门侍郎张敷曰:“吾东巡之日,当晏戴公山也。”以其好音,长给正声伎一部。颙合《何尝》、《白鹄》二声,以为一调,号为清旷。自汉世始有佛像,形制未工,逵特善其事,颙亦参焉。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颙看之。颙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既错减臂胛,瘦患即除,无不叹服焉。

宋帝征庐山隐逸雷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

雷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人也。少入庐山,事沙门释慧远,笃志好学,尤明《三礼》、《毛诗》,隐退不交世务。本州辟从事,员外散骑侍郎征,并不就。与子侄书以言所守,曰:

“夫生之修短,咸有定分,定分之外,不可以智力求,但当于所禀之中,顺而勿率耳。吾少婴羸患,事钟养疾,为性好闲,志栖物表,故虽在童稚之年,已怀远迹之意。暨于弱冠,遂托业庐山,逮事释和尚。于时师友渊源,务训弘道,外慕等夷,内怀悱发,于是洗气神明,玩心坟典,勉志勤躬,夜以继日。爰有山水之好,悟言之欢,实足以通理辅性,成夫亹亹之业,乐以忘忧,不知朝日之晏矣。自游道餐风,二十余载,渊匠既倾,良朋凋索,续以衅逆违天,备尝荼蓼,畴昔诚愿,顿尽一朝,心虑荒散,情意衰损,故遂与汝曹归耕垄畔,山居谷饮,人理久绝。”

“日月不处,忽复十年,犬马之齿,已逾知命。崦嵫将迫,前涂几何,实远想尚子五岳之举,近谢居室琐琐之勤。及今耄未至惛,衰不及顿,尚可厉志于所期,纵心于所托,栖诚来生之津梁,专气莫年之摄养,玩岁日于良辰,偷余乐于将除,在心所期,尽于此矣。汝等年各成长,冠娶已毕,修惜衡泌,吾复何忧。但顾守全所志,以保令终耳。自今以往,家事大小,一勿见关,子平之言,可以为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