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湖陈氏家族哪里来,江田陈氏的辈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11:50:27

段立新

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列宁中学工作。列宁中学是茶陵县秩堂乡(现在改称秩堂镇)乡办中学。在列宁中学,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起墨庄题字碑:这是合户陈氏家族世代珍藏的石碑,碑上的“墨庄”题字是岳飞的手迹......

田湖陈氏家族哪里来,江田陈氏的辈分(1)

中和堂牌楼外景

跋文中的岳飞茶陵往事

中和堂是一座祠堂,正门上的白底黑字匾额上有四个正楷大字:“廷琪祖祠”。穿过一座五开间砖质牌楼,走进中和堂,庙堂正中位置有一方石碑,这便是乡人们口中常提起的墨庄题字碑。

田湖陈氏家族哪里来,江田陈氏的辈分(2)

嵌于中和堂内的“墨庄”题字碑正面

这是一方青石质地石碑,碑身约为192cm×73cm大小,正面錾刻的“墨庄”二字为竖排阴刻行楷繁体字,字约40厘米见方,字体清晰完整。题字两边并有行书题款“绍兴丙辰良月”“征西将军岳飞书”字,右边题款下面还刻有楷书名号章“臣岳飞印”和篆书名号章“保晋”。碑文底部附有跋文,跋文略有破损,结合古汉语行文习惯及相关文献资料,补全如下(注:括号内为补全字眼):

北宋有刘几颜,其书室写有“墨庄”二字。‌(厥)后,忠穆王讨杨幺,道经茶陵茶乡陈姓处,闻书声琅(琅),心仪久之。至新(邑 ),驸马刘景晖饷帅三日。盖景晖与几(同)支也,忠穆王亲书‘墨庄’二字遗题。陈、刘二姓子孙勒诸家庙坊额,流传世代,悬之室(内)敛魔,且人争宝重。武穆之勤王忠也,饷帅者义也,以诗书世其业者又忠义所感发也。陈、刘二姓世守墨迹,印刷遍行,忠与义之(不)可磨灭也,如斯夫。文华殿吏部尚书(朱轼题)

“墨庄”词典出宋初名臣刘式,宋·叶廷珪《海录碎事·文学·收书》条记:“刘式死,其妻聚书千餘卷,指示诸子曰:‘此汝父尝谓此为墨庄,今贻汝辈,为学植之具。”类似的记载也出现在大儒朱熹的《墨庄记》中,“(刘式)既殁,而家无余资,独有图书数千卷,夫人陈氏指以语诸子曰:‘此汝父所谓墨庄也。’”后来,人们便用“墨庄”来雅称藏书之所,“墨庄”之典也喻指喜好读书、勤于读书而富有藏书的读书人家。

田湖陈氏家族哪里来,江田陈氏的辈分(3)

清朝名臣朱轼题“墨庄”题字碑跋文

跋文作者朱轼,江西高安人,生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为康熙、雍正两朝重臣,著名经学家,一度担任过雍正的师傅。从跋文的叙述来看,岳飞既给合户陈氏家族题赠了“墨庄”题字,又给江西永新县人刘景晖题赠了“墨庄”题字,题赠时间是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讨杨幺事在绍兴五年——但是,合户中和堂墨庄题字碑上的题款却显示题赠时间是“绍兴丙辰良月”,即绍兴六年(1136年)。跋文、碑文描述的“墨庄”题字题写时间彼此不一,这也给后世读者留下了一个疑团。

民间传说与文献记录

在列宁中学工作期间,我不止一次去民间访问,向耆老了解这方题字碑的由来。在合户陈氏家族耆老的叙述中,相关故事是这样的:

岳飞奉旨追剿曹成,率领部队由赣入湘,于夜幕时分到达合户。部队夜宿合户,再于夤夜时分拔营起行。当时,当地有一个私塾先生主动给部队当向导。也有耆老叙述说,当天晚上,岳飞在巡营时遇到了一个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在营帐中与岳飞交谈时获悉岳飞的身份后,顿生仰慕之情,主动要求给岳家军带路。岳飞以“墨庄”题字相赠,以此感谢私塾先生。

而在田湖胡家坊,故事的版本则是另一番模样:

岳飞率领部队途经秩堂时,他的辎重部队遭到了一支活跃在江西永新石楼、梅花一带的土匪部队的偷袭。岳飞决定剿平这伙强盗,于是,在今秩堂彭家祠附近一个叫“铁营盘”(或天营盘)的山头安营扎寨。这场剿匪之战的主战场在胡家坊与梅花交界的山区,岳飞的前沿指挥所设在一个叫更鼓寨的山头。秩堂民间传说,在这场剿匪之战中,岳飞与秩堂彭氏家族一个叫彭可安的人往来密切。当岳飞凯旋归营的时候,彭可安却与世长辞了。为此,岳飞作七绝一首以示哀悼,《叙伦堂彭氏三修族谱》载录了这首七绝,诗前有小序,曰:“前,(岳飞)帅师讨贺(州)贼曹成,道经秩堂。彭公可安犒军三日,返旆时公已逝矣。正值归窆,不胜感悼,题此以赠。”诗云:曾历南疆复驻旌,万人扶柩助哀声。可安若不舆情恰,归窆焉能得此荣?

从诗序来看,这首诗是岳飞在平定曹成之乱后重经秩堂时所写,时间约在绍兴三年(1133年)。翻阅《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本传,其中有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奉命“捕虔贼”的记载。同样是在岳飞本传中,还有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奉旨追缴曹成而途经茶陵的记载:

“(绍兴)二年(1132年),贼曹成拥众十余万,由江西历湖湘,据道、贺二州。命飞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都总管……成闻飞将至,惊曰:‘岳家军来矣。’即分道而遁。飞至茶陵,奉诏招之,成不从。……”

同治九年版《茶陵州志》第二十四卷《杂志》中还有一条颇有神话色彩的记载,叙述了岳飞途经茶陵时的一个故事:“岳忠武督师过茶乡之秩塘(即现在的“秩堂”),向有冬青树,大数尺,横生梗道,过者难之。忠武师至之夕,树忽植立。”这与岳飞本传的记载,还有合户民间传说彼此呼应,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更多的疑团

读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也许要问:合户墨庄题字碑上的“墨庄”题字到底是哪一年题写的呢?这是一个待解的谜团。

细读合户墨庄题字碑,你会发现与这方石碑有关的谜团还不止于此。几年前,我撰写了一篇题为《茶陵合户墨庄石刻有“五不合”现象》的文章,谈到了与这方石碑有关的五个待解谜团:一曰“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不合”,这在前面的叙述中已有介绍,这里不作重复叙述;二曰“事与史不合”,跋文与题款提到的相关史事与传说不一致;三曰“衔与史不合”,题款“征西将军岳飞书”倒符合宋人题赠的习惯,但是,我们在《宋史》《系年要录》《鄂王行实编年》《金佗倅编》等文献中,却找不到岳飞曾经担任“征西将军”的记载;四曰“名号章与礼制不合”,给合户陈氏家族或者驸马刘景晖题赠的时候,不可能钤盖“臣岳飞印”这样的名号章;五曰“书体风格与记载不合”,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宝真斋法书赞》中介绍说“先王笔法源于苏(轼),笔法纵逸,大概祖其遗意”,古人描述说苏轼其字“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而我们看到的“墨庄”题字却是行楷墨迹。

岳飞茶陵之行,还在今高陇镇光泉村境内题写了“光泉”二字,我们现在看到的“光泉”摩崖石刻,上面的题字是清代秩堂石垄坊下人彭维铭或彭锡均仿迹镌刻的手笔。这方摩崖石刻于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迄今为止,合户墨庄题字碑并没有纳入文物保护名录,也没有收录到省、市、县编纂的方志文献中。光绪版《湖南通志》与王先谦的《湖南掌故备考》辑录留存于湖南境内的历代金石碑刻,其中并没有收录合户墨庄题字碑;明、清两代的《茶陵州志》著录茶陵历代掌故,其中也没有收录合户墨庄题字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也是合户墨庄题字碑给我们留下的又一个难解的谜团。

来源:株洲日报

审核:罗小玲

编辑:陈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