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历史的都知道:
古人的名字大部分都是以名、字、号的形式来命名的,例如: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等等。
为何他们要采用此种复杂的命名方式呢?
01、名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姓氏,以姓氏为自己的根基和归属;但是中国人也注重名字,因为名字才是自我的存在。古代中国人为了表示自己的某种理念和追求,还往往要取一个或几个“号”。
然而,我们现在说的“名字”,其实只是古代的“名”,现行社会已不大流行“字”了,“号”在日常生活中就更加少见了。
“名”的概念由来就极早了,恐怕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已经出现了。据《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种“以口自名”的“名”,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名”(乳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才产生了后世通行的“大名”(学名)。
02、字自古以来,中国人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已知的商代社会迷信盛行,社会生活十分单纯,人们都以生日命名,最突出的就是30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人则以地支为名。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
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名取字”,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如楚国大诗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意。
03、号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也与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是社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
正因为如此,“自号”极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
但其含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
这些自号,或用于本人,或用于斋名,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号“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土”等。
总结:
现今人们取名已经变得越发简单,逐渐趋向于如何顺口就叫了。但是中国的传统是没有改变的,只是随着时代而改变了而已。就像随着网络流行,QQ、微信、微博等的兴起,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网络名称,例如:XX小可爱、XX岚风殇等,其实这些网络名称就是古时候的“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