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江山大结局董小宛拜别太后,多情江山董小宛的秘密被太后说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23:26:28

(备注: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芳华1982的读书笔记。码字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情江山大结局董小宛拜别太后,多情江山董小宛的秘密被太后说出(1)

备注:文中所用配图为清人孙温所作的《红楼梦绘本》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上回讲到贾雨村与冷子兴在酒肆闲聊作别时,遇人道喜。贾雨村回头一看,此人是当日被一案革职的同僚张如圭。因打听到都中起复旧员的消息,张如圭正四处寻找门路。冷子兴向贾雨村献计,去央烦林如海,以投都中贾政的门路。

次日,贾雨村面谋林如海。林如海听罢,欣然同意,“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

林如海谈及贾政,说道:“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高粱轻薄仕宦之流。”

批语:“写如海实系写政老。所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

多情江山大结局董小宛拜别太后,多情江山董小宛的秘密被太后说出(2)

黛玉原不忍弃父而去,无奈林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

批语:“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

于是黛玉洒泪拜别,同奶娘等妇人登舟而去。贾雨村另乘一只船,依附黛玉而行。

批语:“老师依附门生。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

到了都中,贾雨村整了衣冠,拿着“宗侄”名帖拜见贾政。贾政见其相貌魁伟、言谈不俗,又是妹丈致意,因此优待。没有两个月,贾雨村就补了金陵应天府的空缺,择日上任去了。

批语:“予闻之故老云:贾政指明珠而言,雨村指高江村。盖江村未遇时,因明珠之仆以进身,旋膺奇福,擢显秩。及纳兰势败,反推井而下石焉。玩此光景,则宝玉之未容若无疑。请以质之知人论世者!”此住落款人为左绵痴道人,落款时间为同治丙寅季冬月。

多情江山大结局董小宛拜别太后,多情江山董小宛的秘密被太后说出(3)

针对此段批语,有两个问题要说,一个是关于批书人究竟为何人,二是关于“纳兰成德家事”说。

《红楼梦》早期的抄本都或多或少保留有脂砚斋等人写下的批语。批语形式多种多样,有眉批、侧批、夹批和回前回后总评等。其中以庚辰、甲戌抄本批语最多。

一般把批语都称为脂批,但仅是一个统称,实际有署名的批书人还有畸笏叟、梅溪、松斋、鉴堂、玉兰坡、立松轩等人。其中畸笏叟的批语,在数量上仅次于脂砚斋。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到乾隆丁亥年以后,批书者只剩畸笏叟一人。

脂砚斋与畸笏叟究竟是谁,暂无定论。但关于这两位重要的批书者,有两点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他们(亦或是她们)非常熟悉书中所描写的各种人物、事件及生活场景,常在批语中写道:“真有是事”、“批书者亲见”、“实写幼时往事”等。但创造源于生活,故据此并不能简单判定此书为作者自传类的创作。其次,他们对书中描写的生活常感同身受,并引发强烈的思想感情,故常流露出伤感,甚至痛哭失声,如在第十三回的一处批语“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卅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

多情江山大结局董小宛拜别太后,多情江山董小宛的秘密被太后说出(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