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4:25:58

冬天,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许多诗人都写下咏梅的绝唱,


如王安石的《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十分经典: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实,在唐代,有一首咏梅的名作,出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之手,这首诗即使在王安石和陆游的诗作面前,也毫不逊色,这首诗就是唐代诗僧齐己的《早梅》。



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1)


《早梅》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诗人齐己是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著名诗僧,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


这首《早梅》是他的代表作。


据说某年冬季,大雪过后,齐己清晨出门,只见大雪封村,前方几枝报春腊梅的淡雅芳香引来鸟儿绕其欢歌不绝,此情此景,令齐己大为感动,回到寺庙后,写下这首《早梅》。


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2)


这首诗突出一个“早”字。且看齐己是怎么写的。


冬日时节,许多树木都冻得快要折断了,独有梅树汲取地下的暖气,绽放了生机。皑皑白雪遍布整个村野,昨天晚上,有一枝梅花开放了。


微风吹来,幽香扑鼻。飞鸟也来欣赏着这一株素净的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一定要先开到望春台来,艳压群芳。





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3)


这首诗,初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细细读来,却能看到作者的用心。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梅花耐寒,诗人以万木与梅树作比。


在万物凋零的环境中,梅花依然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孤”、“独”二字更衬托了梅在严寒风雪中与众不同的特性。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这一句是数百年来被传诵的佳句。用字平淡无奇,却耐人咀嚼回味。


一个“深”字,透出天寒地冻的时节,透出环境的严寒与恶劣。“昨夜”则体现了速度。一枝梅花,在一个晚上,就忽然开放了,让人惊喜。


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4)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这一句写梅花的芳香和风韵。“递”字生动表现了梅花内蕴清幽,发出醉人的香气。


诗人写梅花的风韵,用反衬的手法。梅花素朴淡雅,一群鸟儿也被梅花的风姿吸引,围着梅花嬉笑。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应律”,与岁时节令相符。


诗人畅想着,如果明年,梅花应时节而开,一定要开到望春台来。


这也暗含诗人希望梅花能被更多人看见,比喻希望自己的才华也能被更多人赏识的愿望。


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5)


这首《早梅》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成为咏梅名作,就在于他所营造的高妙意境和遣词造句的字斟句酌,使其历经千百年,沉香依旧。


诗人多用一个字,就表达出丰富的含义,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


在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千古传诵。关于这一句,《唐才子传》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诗人郑谷,诗的原二联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读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



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


这虽属传说,但仍可说明“一枝”两字是极为精彩的一笔。“一枝”更能表现标题中的“早”字。


齐己还是齐巳,齐己是什么样的人(6)


对于这首《早梅》诗,历代名家,也是赞赏不绝。


《瀛奎律髓》:寻常只将前四句作绝读。其实二十字绝妙,五六亦幽致。

《唐诗笺注》:气格矫健,绝不似僧家寒俭光景。


在此诗中,许多字都是十分有深意的,相信诗人一定斟酌了很久了,才能出来这样一首佳作。


写诗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写一首好诗。



我们现在读一首名作,学一句经典名句,觉得是那么容易,但是,我们不知道,诗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谢谢那些诗人,谢谢他们为我们留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