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6 17:32:51

导语:青铜时代是介于同时并用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之间的历史时期,以青铜器的广泛使用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青铜时代的青铜器制作包括范铸法、浑铸法 、分铸法、叠铸法、失蜡法等,其中以范铸法应用最为广泛,以失蜡法制作水平最为高超。早期铁器时代是指铁器开始广泛应用的时期,战国时期为了适应诸侯纷争的需要,铁器广泛运用于制作军事武器、生产农具等,因为生产技术的变革在农业上还形成了一场"铁犁牛耕"的巨大变革。

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

人类开始的发展时期经历了从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石器时代早期人们主要使用各种打制石器为主,晚期开始出现了以石器和各种有机质材料相互组合形成的生产工具。这种工具主要是以骨、木等材料为柄,以一种剥落的细石叶为刃部组合在一起使用,这种组合工具名为骨柄石刃刀,是中石器时代最为典型的生活用具。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1)

石器

新石器时代主要以各种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工具相较于打制石器而言,更加适用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生活。新石器时代晚期磨制石器大多带有穿孔,这种穿孔工具相较于不穿孔而言更能够绑系长柄,保障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如穿孔石镰能够适应收割长茎类植物的需要,多孔石刀能够更好地适应切割动物皮肉的需要等。另外还有不穿孔的工具,如使用打制、磨制和琢制三种技术制作而成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能够将一些种子类作物磨制成粉末状。

在新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时期还存在一个铜石并用时代。所谓铜石并用时代就是因为在铜器开始使用的早期阶段,人们还没有能够掌握大规模生产铜器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磨制石器工具的使用。以齐家文化为例,一般认为齐家文化已经进入到了铜器时代阶段,不仅出现了最早的铜镜,还有铜刀、铜环、铜凿、铜锥、铜斧等生产工具,此外在墓葬中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铜器随葬。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2)

齐家文化铜镜

铜石并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已经出现了较多的铜器作为生产工具。尽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少地区的文化遗址中都已经出现了铜器,不过这些铜器发现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多为片状。与铜器时代大规模冶炼和制作大型容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不同,铜石并用时代中磨制石器、甚至打制石器都还占有相当的比例。

块范法、浑铸法与分铸法

块范法是制作青铜容器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在制作青铜器物之前需要将用经过特殊选制的泥土制成所用器物的泥范。范分为内范和外范,外范为欲制作青铜器物的纹饰的复刻,内范小于外范,放置于外范以内。内外范之间留有空隙,在浇铸时将铜液倒于内外范之间,待其自然阴干凝固之后再打破外范,取出内范,就能得到一件完整的铜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3)

制作铜器的泥范

制作形体较大、且器型较为复杂的铜器时往往不能一次制成,需要经过多次分铸。分铸法就是将器物分成多个部分,逐一铸造而成以后再将各个部分与主干部分通过泥范或者浇铸铜液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分铸法几乎能够制作商周时期大部分的青铜容器。以商代的青铜鼎为例,最大的后母戊鼎,高1.3米,重832公斤,这样大体型的青铜鼎显然不是一次铸造而成,而是器身、和鼎足、器耳依次铸造,再将耳、足、身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分铸方法制造青铜器时,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这也是大型青铜器制作和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特点。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的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