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与甘草同喝的功效,乌梅与甘草泡水喝的禁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9 05:06:18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茶或茶和某些中药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饮用,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药茶是中医文化的瑰宝,用药茶治病是中医学防病、治病的特色之一。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记载了“代茶新饮方”,方后记载了炮制方法,其中有医治消渴的药方说“畅腑脏,调适血脉,少服益多,心力无劳,饥饱饮之尤良。”可见,用药茶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另外,药茶除可用于治病,也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

乌梅与甘草同喝的功效,乌梅与甘草泡水喝的禁忌(1)

1.上消:症见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红少苔,脉数乏力。

花粉茶

【组成】天花粉125g。

【制法】将花粉加工制成粗末。

【用法】每日取15g,沸水冲泡,加盖闷几分钟即成。

上消茶

【组成】沙参15g、玄参12g、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生地黄30g、天花粉30g、生石膏30g、葛根15g、黄芩10g、知母12g、石斛10g、五味子10g、普洱茶30g。

【制法】将前12味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与荼叶同放茶壶内,加水1OOOmL,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煎煮15分钟,滤出汁液,再加水600ml, 煎煮10分钟,滤出汁液,合并2次汁液,过滤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完。

沙参乌梅茶

【组成】北沙参10g、麦门冬10g、石斛10g、玉竹10g、乌梅5枚。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加冰糖少许。

【用法】每日1剂,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作茶饮。

乌梅与甘草同喝的功效,乌梅与甘草泡水喝的禁忌(2)

2.中消:症见多食善饥,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大便溏薄,神疲气短,舌体胖大,脉细弱。

中消消渴茶

【组成】麦门冬15g、玉竹15g、黄芪100g、通草100g、茯苓50g、葛根50g、干姜50g、桑白皮50g、牛劳根150g、生地黄30g、地骨皮30g、银花藤30g、薏苡仁30g、菝葜24g。

【制法】将上药共研粗末。另取黄白楮皮白皮根切细,煮取浓汁,和入药末,捻成饼子,l个5g,中心穿孔,晒干,挂于通风处。用时每次取1个,放炭火上炙,令香熟,勿令焦,捣成碎末,煎以代茶,也可放少量食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中消茶

【组成】生地黄10g、天门冬10g、麦门冬10g、沙参10g、石斛10g、茵陈10g、女贞子10g、炒黄芩5g、炒枳实5g、生枇杷叶10g(布包)、西瓜汁100mL。

【制法】将前10味药用纱布袋装好,放入锅内,加水1000mL,煎煮2次,每,次20分钟,合并煎汁,滤出汁液,混入西瓜汁即成。

【用法】每次饮100mL,每日2次。

羌活扁豆瓜花茶

【组成】羌活10g、白扁豆15g、南瓜花20g(切碎)。

【制法】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乌梅与甘草同喝的功效,乌梅与甘草泡水喝的禁忌(3)

3.下消:症见尿频量多,尿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痛痒,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小便频数量多,甚则饮一溲一,混浊如膏,腰膝酸软,畏寒冷,形体消瘦,四肢欠温,耳轮干枯,面容憔悴,舌质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菟丝子茶

【组成】菟丝子15g。

【制法】将冤丝子碾碎,用纱布包好,放入杯中,沸水冲泡。

【用法】每日1剂,冲泡3~5次,作茶饮。

葛根麦冬饮

【组成】葛根15g、麦门冬15g、牛奶100g。

【制法】前2味药加水煎取汁,兑入牛奶,煮沸即成。

【用法】每日1剂,早餐饮完。

乌梅与甘草同喝的功效,乌梅与甘草泡水喝的禁忌(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