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毫无隐私,大数据是怎样确定人的行动轨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08:52:49

今天看到消息说滴滴被处罚,脑子抽了一下,滴滴基本是我每天都要用的软件,然而自己的信息就这样被偷走了,自己却浑然不知!

关于信息安全,除了滴滴,还有很多网贷平台。在你下载的那一刻,就要读取你手机上的内容,当你逾期之后,平台甚至会把你的信息 家人信息 朋友信息 公司信息一同打包给第三方,也就是催收公司,爆通讯录等等影响你正常生活的事!

违法收集用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1196.39万条。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应用列表信息83.23亿条。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1.07亿条、年龄段信息5350.92万条、职业信息1633.56万条、亲情关系信息138.29万条、“家”和“公司”打车地址信息1.53亿条。过度收集乘客评价代驾服务时、App后台运行时、手机连接桔视记录仪设备时的精准位置(经纬度)信息1.67亿条。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14.29万条,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信息5780.26万条。在未明确告知乘客情况下分析乘客出行意图信息539.76亿条、常驻城市信息15.38亿条、异地商务/异地旅游信息3.04亿条。在乘客使用顺风车服务时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未准确、清晰说明用户设备信息等19项个人信息处理目的。

现在的社会哪有个人隐私可言呢?还是希望大家不要乱点链接,谨防上当受骗,泄漏隐私,加强防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