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行为的看法,大学生怎样看待超前消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4 18:56:20

随着大学生开始步入自由的大学校园,相较于高中生涯的各种约束,大学生就像是挣脱束缚的鸟儿而更自由地飞翔。大学生活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也能让我去结交到更优秀的人,同时我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在大学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不少身边的同学过着超前消费的生活。什么是超前消费?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超前消费的*呢?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得追根溯源。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超前消费就是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在超过自己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对外支出,长远来看容易带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问题。

第一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的产生是由于自身的原因。生活中的消费不可避免,生产是为消费创造的动力。我们内心深处都潜藏着消费的*,一些新产品的出现会刺激并激发消费的*。大学生还不成熟,很多人缺乏理财经验,在家庭中也很少参与生活各方面的开支筹划。到了大学之后远离的家人独自生活,一般也不会有计划地进行开支,容易受到不正确消费观念的误导,从而开始盲目消费。人从消费的产品中求得满足的愿望。从消费观念来看,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选择不是基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追求消费行为本身带来的满足感和建立身份识别与社会认同,大学生对商品的选择作为一种生存活动体现了对其自身的生存方式,身份认同的判断,而不再是简单的消费活动,因此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大学生一些盲目消费中的从众行为。可是*的特点是具有无限性,一种*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无限循环。

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行为的看法,大学生怎样看待超前消费(1)

第二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广告和大众传媒及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年轻的大学生追求潮流并不新奇 ,年轻人乐于尝试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本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商家,媒体的炒作求异心理。商家为了利益热衷于鼓吹年轻人求异的心理,例如强调与别人撞衫是一件没有品味的事情,很多品牌都在追求限量,不过是为了制定更高的价钱,求异心里理正是基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特的消费观念进行的,从而品牌利用这种心理来谋求更大的利润。 明星,网红的诱导心理,当明星、网红带来了一种潮流之后,一些不怎么有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就很容易跟风,因为他们觉得明星选择的东西一定更好的,更何况外貌衣品都是具有显性的吸引力,也会在人际交流中甚至更大的方面留有一丝优势。在社会学看来,人的消费*和需求水平,不但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攀比和竞赛,是促成*起飞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动因。这种从社会攀比的角度来解释*形成的理论,可以简称为“社会攀比论”。

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行为的看法,大学生怎样看待超前消费(2)

第三点,大学生超前消费的*的产生是由于家庭原因。当代大学生出自核心家庭占据了主流,三口之家,代沟减少,认识容易接近,那家庭消费观念上也便于达成一致,独生子女家庭消费一般以孩子为主,如果家长把握的不好,最容易诱导子女非正常消费观念的滋生,出现超出家庭承受范围内的高消费。举个在我身边出现的案例。

我第一次见到秋子的时候,她纯真的面孔和那双不谙世事的眼睛,我喜欢上了她,想和她相处。我想她的生活一定处处充满着善意和爱。正如我猜想的那样。秋子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独生子女,妈妈是老师,爸爸是公务员,父母都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秋子在爸爸妈妈的宠爱是期望下顺利考入名牌大学也长大成了一个可爱的姑娘。秋子喜欢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喜欢追星,也去过很多城市。我很羡慕她去过我没有去过的地方,走过我没有走过的路,看过我没有看过的风景。她身上的自信和气质也是我这种贫困家庭所产生的自卑而从没有拥有过的。

“最近Gucci出了一款超fashion的skirt,好想要啊”秋子刷着手机发出感叹。

我下铺的室友小菜说:“小林,你看看,这款skirt确实好看,不过就是这价格有点点贵了,要不咱们还是过段时间再买吧,等热度过去了再说”

我看了一眼小菜递过来的手机:“这裙子真的贵呀,哈哈,要我买的话,这裙子肯定超出我的消费范围了,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行为的看法,大学生怎样看待超前消费(3)

秋子傲娇地眨眨眼说:“这有什么啊,从小到大,我要想要什么没有,这条裙子太合我心意了,等会儿我就跟我妈说,她不会不同意的,一条裙子而已”说着低头打起了字。不一会儿就听见“支付宝到账二万元!”秋子就高兴地大叫起来:“你们看这钱不就有了嘛,哈哈哈”秋子抱着床上的大白鹅打滚。我看得出来此刻她很兴奋同时我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几天后,秋子身着Gucci最时尚的那款裙子出现在我们眼帘。小菜很是惊叹:“这也太美了吧,真后悔没早点买都断货了”

秋子:“买完这条裙子,剩下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我再向我爸妈要点吧”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这难道就是她父母对她爱的方式吗?我:“要不我们省着花吧,这个月的零花钱你都要了好几次了,想想你的爸妈?”秋子错愕地看着我没有说话。

几天后,我看见秋子一脸颓然地坐在椅子上,问她才知道她把剩下的零用钱花光了,然而她妈妈确诊患上了糖尿病,她父亲要拿出大笔钱为她妈妈治病,父亲给她的零用钱比之前少了许多。秋子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这点钱怎么够我花啊,衣服化妆品吃饭哪样不要钱啊,妈妈怎么就出事了呢,真是…真是…”

我安慰她:“平时省点用,存点钱养成好习惯也不至于出事了而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妈会好起来的,没事的”秋子抬起头看向我:“要不你借我点钱给我好不好?”“我钱借给你了我也是不够的啊”我很是为难。

秋子猛地站起来朝我吼道:“你不借给我还有别人会借给我!”说完便摔门而去。

寝室独留我一个人站在原地,而我却看到角落里被秋子丢弃的Gucci连衣裙……

当超前消费成为习惯也将会成为大学生和他们家庭的灾难。

大学生对超前消费的行为的看法,大学生怎样看待超前消费(4)

超前消费带来的不良影响:年轻人主要的消费方式多以互联网支付为主,并不是提前消费为自己的*买单,提前透支自己的消费额度给自身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导致下个月的生活水平相对降低,如果大学生开通的借贷同时还要想办法还清上月应要还的额度,不可避免的打乱了自己的生活节凑。超前消费让大学生过上了“精致穷”的生活,沉浸在物质消费带来满足当中,忽略了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应该提升并充实的自身,虚度了青春,浪费了时间。

大学生该如何克制超前消费的*?以下给出了几点建议。

减少群体一致性,避免盲从心理。社会是个大群体,学校是个小群体。一般来说,群体的一致性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的压力也会越大,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反之,当群体有分歧也就会损害群体的凝聚力,破坏群体的一致性从而减少从众行为。当群体有偏离者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其他人也会思考这种差异。当个体更注重于自身,那么就会思考超前消费的利弊,也能够减少自身不合理的购物行为。

增强自身的能力,不被超前消费的*左右。研究发现,如果个体自身有能力完成任务,那就不可能从众。当个体认为自身在完成某项任务方面的能力低下时,就会倾向从其他群体中获取信息。只有大学生努力增强自身能力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不会简单地做出决定。

如实做好消费前后的开支记录,把钱花在它该花的地方。消费开支清清楚楚地提醒你在哪些地方做出了开销,省下的钱也记录在内,平时用不到的或者用不到几次的东西可以不买。冲动是魔鬼,要学会记账,善于分析总结。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相信你已经养成了理财的思维,不再冲动消费。

最后一句我想说的是:人拥有的最大的财富是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学习,问题都已不成问题。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