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画什么最出名,齐白石画得很差为什么这么有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4-29 01:55:49

近期,齐白石先生的两个大型画展同时展出,成为北京艺术展览的热点。

齐白石画什么最出名,齐白石画得很差为什么这么有名(1)

尽管两个展览的展品都很丰富,但对于了解全面齐白石,展品数量仍嫌不多,对齐白石艺术风格不同面向的揭示尚显不够。

近百年前,画名不显的齐白石何以在名家众多的京城脱颖而出,代表京城画家与海派名家吴昌硕分庭抗礼,并进而取道东瀛,赢得国际声誉?坊间对此过程的描画,多含糊不清。因此,有必要对齐白石的艺术人生进行细致梳理,对仙逝一个甲子之后,白石艺术之花仍然能够红透京师,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

1864年的元旦,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叫星斗塘的地方。16岁时,齐白石拜当地著名的雕花木工周之美为师,学习雕刻细致的木工家具。那时的齐白石,并非只会使用凿子斧子锯子墨斗制作桌椅板凳的普通“粗做”木匠,因此,我们可以用“木雕艺术家”来称呼早年的齐白石。

20岁时,已经有了较深民间美学趣味的齐白石,初见乾隆年间翻刻《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残本,借以勾影,用半年时间以薄竹纸共摹了十六册。

著名国画家潘天寿的“启蒙老师”,也是一部《芥子园画谱》,据说他14岁到县城读书时,从文具店买到一部《芥子园画谱》,在无人指导下,他照谱学画,如醉如痴。

现当代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从小喜画,苦于无师。12岁到南翔公学读书时,得到一本石印的《芥子园画谱》,像得到心爱的宝物一样,如饥似渴地临摹,从此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著名画家张熊认为《芥子园画传》“树石勾效之法,无不从昔贤名迹中来;且笔法严整,议论严明”。

26岁的时候,齐白石正式拜民间画师萧传鑫(号芗陔)为师,学画肖像。27岁时,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画工笔花鸟草虫及诗文,后随胡沁园好友谭溥(号荔生、瓮塘居士)学画山水。他也有了文雅的官名“璜”,号濒生,自己起了个别号“白石山人”,世间自此有了“齐白石”。

28岁时,齐白石在乡里替人画肖像为生,所获润笔之资远超木雕“细作”,他也由此开始了职业画家生涯,作画之余,随当地名家萧传鑫学习裱画。

约30年的时间,齐白石学诗、治印、作画,一直在为未来做准备。

55岁时,因湖南家乡为军阀和地方土匪侵扰,齐白石只身赴北京暂住。忆及往事,白石先生如是写道:“余50岁后知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

齐白石曾这样叙述自己到北京后的卖画生涯:“我的润格(注:画价),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在北京时,齐白石最初居于法源寺,原湖南巡抚陈宝琛的孙子陈师曾于琉璃厂南纸店见齐白石所悬挂之卖画刻印润格,特访法源寺,与齐白石成为莫逆之交。

正是由于幸识陈师曾,齐白石改变了过去一直坚持的冷逸画法,“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君等勿怜,乃余或可自快心时也。"

所谓的“变法”,即借鉴吴昌硕的重彩画法,独创“红花墨叶”一派。

齐白石画什么最出名,齐白石画得很差为什么这么有名(2)

2018春拍张宗宪先生旧藏齐白石92岁写赠杨虎将军《满堂吉庆图》

清末民初,受东洋绘画的影响,重视装饰性与图案式的风格,渐渐成了海上风尚。日本近代著名画家横山大观、菱田春草在《关于绘画》中说:色彩刺激人的直觉,是给人带来忘我快感的捷径。

陈师曾劝齐白石向吴昌硕学习,改变绘画风格,让画作增加色彩感。齐白石接受了这个建议,在回忆中,他说陈师曾“劝我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变通画法,这话正合我意,自创红花墨叶一派。”

当有机会观看了吴昌硕的画作后,那些作品也深深触动了齐白石。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外邦颜色有西洋红,其色夺胭脂,余最宝之。曾于友人处见吴缶庐所画红梅,古艳绝伦。” 从此,齐白石也爱上了“西洋红”。

据齐白石的好友、著名画家胡佩衡回忆:“记得当时我看到他对着吴昌硕的作品,仔细玩味,之后,想了画,画了想,一稿可以画几张。画后并且征求朋友们的意见,有时要陈师曾和我说,究竟哪张好,好在哪里,哪张坏,坏在什么地方,甚至还讲出哪笔好,哪笔坏的道理来。”

齐白石的学生娄师白说,乃师齐白石“使用颜料的特点之一是多利用矿物质的颜料,取其色彩持久之优点;其次,使用原色较多,以保持颜色的纯正沉稳,避免不同性质的颜色调在一起,因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而变色;此外,他用色一般较重,以延缓褪色的时间,而且用色厚重能使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出现理想的效果。”

据日本早稻田大学讲师、艺术学美术史学博士陆伟荣撰文介绍,1922年5月6日的《东京朝日新闻》第六版,以“第一回日华联合绘画展览会”为题,用近700字的篇幅刊登了这次展览的消息。

北京画家陈半丁也获得了日本媒体的赞赏,称其作品“雅趣横生,非常出众”,但这一评价在国内长期被有意遮蔽。

1972年,日本在新宿伊势丹百货店举办“齐白石展”时发行的画册,由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杉村勇造作序,该画册卷后的齐白石简历,对齐白石1920年至抗日战争这段时期的记载竟然是空白,连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这个重要内容也没有任何表示。

陆伟荣在他的文章里透露,当年《东京朝日新闻》报道1922年5月的中日联合画展时提到,“上海的画家作品至今尚未到达日本”,这也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何以此次画展没有吴昌硕任何消息的真相。

据陆伟荣考察日本的相关资料,坊间流传的法国人在东京选了陈师曾和齐白石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以及日本人又想把陈师曾、齐白石的作品和生活状况,拍摄成电影在东京艺术院放映等传言,“目前尚无相关的详细资料可以为证。”

不过,这并不影响东京画展对齐白石的影响。齐白石写了一首诗以记录东京画展对他命运的改变:“曾点燕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此后,齐白石的日子确实有所改善,他自己在文章中说:“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

1931年的5月,为了扩大齐白石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他评价齐白石的画说: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看到齐白石的长处在“有色彩”,徐悲鸿可谓深知其长,一语中的。

齐白石画什么最出名,齐白石画得很差为什么这么有名(3)

齐白石 《万竹山居》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有一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那些雅俗共赏的画作,多数半写实半写意,写实的部分甚似,写意的部分则“不似”。

事实上,这也是他获得国际国内声誉的重要原因。

齐白石写实的部分,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也符合1949年后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工农兵生活的艺术创作主张。齐白石能够栩栩如生地画出虾、蟹、雏鸡、芭蕉、枇杷、白菜等物,即便是普通的工农兵群众,也能够辨识与欣赏,做到了艺术服务工农兵大众、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符合国家文化意志,这或许是他在国内广受追捧的原因。

1953年,齐白石获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月7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庆祝白石老人90诞辰。在庆祝会上,还展出了他的绘画、书法和印章。是年,齐白石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

1954年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8月份,已经90周岁的齐白石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9月,93岁的齐白石辞世,9月22日各界人士为他举行公祭,哀荣备极。尽管已经去世六十多年,但齐白石及其作品,仍然像他的绘画色彩一样,红透国内外。

编辑:沈佳楠

责编:李宝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