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林徽因对钱钟书的评价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2 00:32:46

今天给大家分享著名学者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

钱钟书先生用犀利的文笔,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被现实所困的故事。

每个经历过现实打磨的人,都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最经典的作品,极具讽刺意味,被称为当代的“新儒林外史”。

而关于这本书,似乎不同的年龄段,总会有不同的感受。

年少时嘲笑方鸿渐颓废懦弱,成年后却有了感同身受的意味。

但人生漫长,我们总会遇到苦难和挫折,并在其中不断地挣扎。

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而最后区分我们与“方鸿渐”的其实就是身处挣扎时的选择。

围城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林徽因对钱钟书的评价(1)

围城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林徽因对钱钟书的评价(2)


抱怨是本能

对于方鸿渐而言,父亲是有名的乡绅,家庭条件也算不错,自身又有着留洋的经历。

相比于同时代的很多人,他已然站在了更高一层的起跑线上。

可谁也想不到,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的日子越过越差。

方鸿渐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四年换了三个学校。

时间转瞬即逝,眼看就要毕业,方鸿渐只好花30美元买了一个假文凭,在父亲和岳父面前蒙混过关。

因为假文凭的事,加上自己又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方鸿渐在三闾大学遭受了冷待。

看着周围靠裙带关系成为教授的人,他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别人可以靠着关系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却无法大展身手,只能屈居人下。

他的每一段工作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既不上进,又不开心。

而面临被辞退的境地时,他总觉得都是别人的问题,心里怨恨别人排挤他,容不下他。

当唐晓芙知道他多情的过去时,他把所有的错都怪在苏文纨的头上,埋怨她心机十足,甚至为此大发雷霆。

作家三毛曾说:

“偶尔抱怨一次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习惯性地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如方鸿渐这般,为人生中的错误和不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哀怨人生的不幸,抱怨生活的不公,却从来不去想自己在其中付出了什么。

心理学中,有一个「归因理论」

如果人习惯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

相反,如果归因于外界因素,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则会大大降低。

很多时候,当你开始不停地抱怨外在因素时,其实已经失去了拯救自己的可能性。

鲁迅曾说:

“往往人一开始抱怨,事情就会加速朝他抱怨的方向前进。”

虽然抱怨是每个人都有的权利,但一味地抱怨容易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生活更加糟糕。

人生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如果只会在抱怨里挣扎,生活永远无法出现转机。

围城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林徽因对钱钟书的评价(3)

围城为什么评价那么高,林徽因对钱钟书的评价(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