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非常神圣、伟大的职业,被人们誉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离不开一代一代老师背后的无私奉献,也正是无数老师殷勤的付出,为祖国培育了无数人才,才迎来现今祖国的繁荣强盛。师恩重于山,但却不求回报。为了肯定和感谢教师们的付出,以及培养孩子们尊师重教的风气,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教师节的议案,才真正确立了中国自己的教师节。那么教师节在我国历史中有怎么样的发展演变呢?
1、教师节的首倡
关于教师节这个节日,其实早在1931年,于南京中央大学集会中,邰爽秋、程其保等教育界人士就曾发表了“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在大会之中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虽然当时并未被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中国各地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我国第一次关于教师节的倡议,对于教师节的发展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2、教师节的演变
如果任其自然而然的发酵演变,那么很可能6月6日才是教师节,这其中有什么变故呢?原来在1951年的时候,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曾商定,把五一劳动节与教师节合并,既是劳动节也是教师节,但最后的执行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因于左倾思想影响下,教师地位不再受重视,教师节也因此不再存在。
3、教师节的确立
文化大革命过后,自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17位中国民主促进会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到1984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启功、王梓坤等人士提议正式设立教师节。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往中央*处并报于国务院。历经四年时间,教师节终于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这一提案,正式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教师节背后的小故事
据说教师节最早创意人、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有一天早上起床,忽然想到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节日。于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在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登了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广泛热议和反响。于是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等老师联名提议设立教师节。
在我国古代就有“为学莫重于尊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尊师重道观念,原因在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如今,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教育更是一国之本,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当每个少年聪明、有才学,国家就有希望更强大。所以教师节意义不仅在于肯定老师为教育事业的的付出,更是一份自古即今的重量,薪火相传 。在此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了。(来源:学习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