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女资料,骨女原型照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2 21:25:2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通过编织狐鬼故事展露了光怪陆离的世界,情节内容分外扣人心弦,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短篇文言小说集。

而其中恐怖离奇的《画皮》篇刻画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凶恶残忍的画皮鬼和温柔贤淑的陈氏。

古代小说中妻子形象一般都是温顺贤德的,陈氏也就不足为奇,但画皮鬼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所谓画皮鬼,本身是丑陋不堪的罗刹模样,但是披上美貌的人皮,就会变成如西施一样的美女。

这种披上人皮后大变美女的情节十分具有神奇色彩,也因此被多次改编,搬上荧屏。

可惜改编后的《画皮》更多的强调人鬼爱情,也就是陈嘉导演所说的“用爱情包装了一个鬼故事”,这与小说原本的主旨大相径庭。

那么蒲松龄的《画皮》实际上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骨女资料,骨女原型照片(1)

原著故事内容

《画皮》的故事简而言之就是一女鬼化作美貌女子害人,最后被道士收服,这样说来,有些干巴巴,并不引人入胜。

实际上,蒲松龄编织的《画皮》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十分具有可观性。

《画皮》又名《鬼画皮》、《画皮鬼》,可见这画皮鬼是小说的灵魂人物,而这灵魂人物并没有名字。

是有一日,一个山西太原的书生,名叫王生的,在路上偶遇画皮鬼,见其美貌,便邀其回家,藏于书房。

王生自以为得了美貌外室便忍不住洋洋得意地告诉了妻子陈氏,陈氏怀疑是大富之家逃出来的妾室,让王生送回去,王生不听。

后来王生又在街上遇见一个道士,道士言王生身上有邪气,色迷心窍的王生也不听,但是心里生了疑虑,便回家倚窗窥探,果然见带回来的美貌女子是一只画皮鬼。

骨女资料,骨女原型照片(2)

王生心生害怕,求助道士,道士将降妖法器拂尘交给王生。

可惜,降妖法器拂尘并没有降住画皮鬼,反而将画皮鬼激怒,直冲室内毁掉拂尘,并生挖了王生的心脏,而后扮做老妇逃到王生弟弟家里。

道士得知画皮鬼害人后大怒,亲自出手将其收服,但王生已死,陈氏哭啼不已,求道士救王生一命。

道士便让陈氏前往集市找一乞丐,任凭乞丐欺辱不得反抗。

陈氏忍辱负重,吞下乞丐的一大块带痰的唾液,回家后吐出,竟变成一颗心脏,陈氏大喜,将心脏安在王生身上,王生随即死而复生。

这便是《画皮》的原著内容。

而蒲松龄这位老先生很有意思,他每写完一个故事,就会在故事结尾以“异史氏”这个身份发发感慨,就如《史记》的“太史公曰”一样,《画皮》这一篇也不例外。

其“异史氏”在原文中曰:“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哀也夫!”

骨女资料,骨女原型照片(3)

很明显,蒲松龄是在劝诫“爱人之色而渔之”的“愚而迷者”,并且扯到“天道好还”的因果报应上去了。

但是贪图美色的王生最终死而复生,好似“因果”并没有报应到王生自己身上,而是让无辜的妻子陈氏承受了苦果。

并且那画皮鬼生挖王生心脏,也是王生先主动招惹的,“引狼入室的”,这样的因果报应之说未免有些偏颇。

更何况,画皮鬼最初似乎并没有害死之心。

画皮鬼的报复

王生在没有遇见道士前,一直坐享艳福,但是在亲眼看见画皮鬼画皮后,王生心里就只剩下恐惧,央求道士灭掉画皮鬼。

道士却并没有答应,而是将拂尘交给王生防身,并说了这样一番话:

“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

若是画皮鬼有害人之心,我想,道士早就出手将其收服了,但是道士犹豫了,且怜悯画皮鬼“良苦”。

骨女资料,骨女原型照片(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