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我国大陆架规定是多少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0 13:23:58

1718010116

摘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般指是联合国在1982年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中通过的决议条文,共446条,对内水、领海、临接海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公海等概念做了界定,对目前全球国家的领海主权争端等具有指导、建议等作用。本文将就大陆架、《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有关规定、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成立的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针对英国与阿根廷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端所作裁决进行阐述。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

一、 关于大陆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性质

(一)大陆架

1、自然概念上的大陆架

大陆架,又被称作“陆棚”、“大陆浅滩”,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它指的是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一般认为,大陆架范围内的海水深度不超过200米,且大陆架的海床坡度较小,一般认为海床坡度不超过0.1度。全球范围内,大陆架约占海洋7.5%的面积,其中,太平洋的大陆架面积最大。大陆架的特点之一是海底地形平缓,其地层构造及矿产资源等与相连的陆地类似,世界各国石油和天然气,有30%-50%出产或储存在大陆架区域。

2、国际法上的大陆架

在国际法上,大陆架指与一国海岸相接,但却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内的海床和底土。在国际法中,针对大陆架的定义及主权归属划分,遵循“自然延伸原则”,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中指出的,“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由此可见,自然延伸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的外延,是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主权的基础。同时,《公约》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沿海国享有自领海基线起200海里内的大陆架的主权。

联合国于1997年依据《公约》,成立了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UNCLCS,以下简称“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主要负责对沿海国申请的对200海里外的大陆架界限的划定提供建议和裁决。后文将阐述委员会对阿根廷及英国针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归属争端作出裁决的相关内容。

(二) 《公约》的法律性质

《公约》自1982年在蒙特哥湾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被通过,自第1个国家(斐济)交付批准书至1993年第60个国家(圭亚那)交付批准书,达成了《公约》对于其生效的要求,并依规定于1994年生效。《公约》的本质是一部国际条约,目前共有152个主权国家签署并批准了《公约》。

笔者认为,《公约》是一部国际条约法,且属于一般国际法,原因如下:

1、 国际法的特征有经官方编纂、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约束力、调整国际关系等,而《公约》经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且目前有152个主权国家签署且已于1994年生效,符合国际法的一般特征。

2、 国际法学家奥本海在其著作《奥本海国际法》中,将国际法分类为“普遍国际法”、“一般国际法”、“特殊国际法”,分别规范整个国际社会成员、大多数国际社会成员及特定的国际社会成员。《公约》已经152个主权国家签署并批准,因此,笔者认为,《公约》可认定为规范大多数国际社会成员的一般国际法。

二、 英阿马岛主权争端及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针对马岛主权争端的相关决定

(一) 英阿马岛主权争端

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由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及其余共776个岛屿组成。自马岛被发现以来,英国、法国、西班牙、阿根廷都曾派人上岛定居。1816年阿根廷从西班牙独立成国后,于1820年对外宣称其拥有马岛的主权,而英国在1833年时将阿根廷人驱逐出马岛,再次声明其对马岛的殖民统治。自此,阿根廷与英国开始针对马岛主权的争端。至1982年,阿根廷收复马岛并对其实施军事占领,由此,马岛战争爆发。随后,阿根廷不敌英军,战败并撤军,英国再次声明对马岛的殖民主权,马岛成为英国的正式殖民地。如今,英国仍负责着马岛的外交及国防,马岛内部由其居民内部自治。

(二)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针对马岛主权争端的相关决定

前文提到,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负责对沿海国申请的对200海里外的大陆架界限的划定提供建议和裁决。2009年,阿根廷根据《公约》第76条的有关规定,提交了关于阿根廷外大陆架的界限的有关资料,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于2016年批准同意将阿根廷外大陆架的界限由原本的从领海基线算起的200海里变更,扩展至350海里。

而阿根廷大陆与英国实际控制主权的马岛之间的实际距离只有约500公里,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距离只有约270海里,小于350海里。由此,便进一步加深了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于马岛的争端。原本,在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双方关于大陆架的界限问题,有约130海里的海域是重叠的,可以由双方约定按照某种原则对重叠海域进行划界,阿根廷与英国按照对等的距离,对重叠海域进行平分。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判定,不仅肯定了阿根廷对在南大西洋的200海里的大陆架的主权权利,还将另外150海里的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一并给予阿根廷,使处在英国实际控制主权下的马岛,成为了阿根廷大陆架上的群岛。

笔者认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决定并未实际导致马岛的主权变更,原因如下:

1、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并不代表联合国的意志。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基于《公约》设立的条约机构,监督《公约》第76条的执行,与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等联合国机关或直属机构不同。因此,作为条约机关而非联合国机关、直属机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决定并不代表联合国的意志。

2、 《公约》规定的“主权权利”(Sovereign rights)并非“主权”(Sovereignty)。《公约》第77条中规定了沿海国在大陆架上的权利,即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简单来说,大陆架是在自然上沿海国陆地领土在水下的自然延伸,但在国际法上的法律地位并非沿海国领土,沿海国对大陆架仅享有“主权权利”而非“主权”。因此,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决定,实质上是对阿根廷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进行了确认,并非扩展了阿根廷的领土。

3、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决定不会改变马岛的实际主权归属。《公约》的序言明确规定,“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公约》的附件二中的第9条也规定,“委员会的行动不应妨害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划定界限的事项。”基于上述两点,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其决定本质是建议而并非裁决,不会直接改变马岛的实际主权归属。

三、 结语

本文主要对大陆架、《公约》的有关规定、依据《公约》成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针对阿根廷与英国关于马岛的争端所作决定进行了阐述,并阐明了笔者对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所做决定的性质和实际效力的理解。虽然阿根廷与英国的马岛争端仍未结束,但笔者相信,终有一日,会有一足够权威的组织或其机关对此作出正当的裁决。

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我国大陆架规定是多少米(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