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礼指什么,名伶现代指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3 22:03:40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礼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以及它为什么会这么重要。礼是什么?现代意义的礼,即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更多地强调社交活动中的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但在古代,“礼”的含义和作用要宽泛得多。

简单地说,封建时代的“礼”是封建社会一切阶级行为的准则。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儒家所遵循的理想社会原则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无法统治了。而对封建统治者来说,秩序井然、江山稳固,是他们最乐意看见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历代统治者都把“礼”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不二法门。

不过,不管是准则也罢,规范也罢,说到底,礼就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但在叔孙通和刘邦那里,乃至在上下几千年的古代社会中,礼这种形式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力量,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工具,而不仅仅有它精神层面的规范作用。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礼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统治者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更加重视礼的工具作用。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人不眨眼的皇帝,但是对自己的儿孙却慈祥无比。在他生前,他已经不辞辛劳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礼仪,详细地规定了人民生活的种种细节,以希望自己的儿孙执掌政权的时候毫无负担,可以将朱家江山万年稳固地代代相传。

朱元璋说:“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则天下治矣。”他的意思是,订立了礼仪,人们身份等级之间的差别和他们的名分就都确定了,这样国家不长治久安也难。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元璋首先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应当遵循的礼仪。他规定了各级官员之间、官绅之间、官民之间、绅民之间在各种情况下会面时应当遵从的各种礼仪细节,以及各阶层人士在饮食、服装、房屋样式、器用等方面的规格。在服装方面,规定了各级官员的服装图案;规定了平民只准戴四方平定巾,穿杂色盘领衣,其帽珠只能用水晶、香木,而不能用金玉、玛瑙。为了体现重农轻商的精神,规定了农民可以穿绸、纱、绢、布,商人却只能穿绢、布,不能穿绸和纱;如果农民家有人做生意,则这家人也不准穿绸、纱。后来又规定,农民可以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其他人则绝对不行。在皇室礼仪方面,他则做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为了皇室的安全,也为了不分心,他规定除了大典及意外情况,皇帝不得离开皇宫;分封到各地的藩王同样只能在城里享福,出城六十里即为非法。另外,他还规定了皇帝上朝下朝、日常起居的几乎所有细节方面的礼仪。很明显,朱元璋想要他的子民和子孙们按部就班地生活,整个国家也如一台机器一样不出意外地运转,以赢得朱家天下的万世相传。不论其效果如何,就认识到礼仪对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性而言,这个和尚出身、自学成才的皇帝成为了最极端的“儒生”。

就这样,礼成了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儒家的思想和观念也由此深入每个家庭和每个社会组织,成为人人遵奉的信条。如此一来,整个中国都儒学化了,儒家也因此获得了最广大的支持和最久远的拥戴。儒家之所以常盛不衰,多赖礼的力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