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老人戴口罩有多难,80岁老人戴口罩好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9 17:16:58

来源:人民网

近日,一位自称为“周医生”的网友提出“戴口罩可能引发新型慢阻肺”的观点。对此,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向有关专家进行求证。专家认为,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高效的措施,配戴口罩的目的在于隔离病菌、守护健康。因佩戴口罩而致病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并呼吁大众提高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合力筑牢社会健康防线。

戴口罩导致慢阻肺?并无科学依据

科学佩戴口罩是做好个人健康管理的主要方式。正规医用口罩可阻挡有害颗粒进入机体,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有网友担心因佩戴口罩引起慢阻肺等肺部疾病。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赵雷表示:“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以石油化工产品聚丙烯为主要原料,正常情况下不会‘降解’或‘释放’出小颗粒。在正确佩戴口罩的前提下,不需过度担心口罩中的微塑料进入人体。”

“目前并没有科学、确凿的证据证实长期佩戴口罩对身体健康存在不良影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毅斐也同样认为网友的担心缺乏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目前已明确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预防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包括二手烟,与戴口罩关系不大。”

“为阻隔病毒、防范有关疾病的感染,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佩戴口罩,但并没有医务人员患慢性肺病的比例更高的说法。”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高永平补充解释。

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护理口罩是如今较为常见的口罩。高永平建议,选购口罩切莫盲从,要视情而定。“虽然N95口罩防护效果好,但其更适合专业人员使用,且长期佩戴N95对呼吸‘并不友好’。如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执行超准YY0469-2011);如果人员密度小,一般的医用护理口罩即可满足。对于那些外观好看但不具备防护效果的口罩,则不推荐佩戴。”赵雷特别提示:N95口罩密闭性好,通气性差,长时间佩戴会影响正常呼吸,尤其是对于缺氧敏感的人群,比如患有肺气肿、哮喘、慢阻肺、呼吸衰竭、冠心病、心力衰竭、某些脑部疾病等人群。

佩戴口罩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科学佩戴口罩,是个人健康行为,也关乎公共健康环境。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以下简称《佩戴口罩指引》),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再次调整了口罩佩戴要求:

应该佩戴口罩的5种情形或场景: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期间;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建议佩戴口罩的4种情形或场景:乘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3岁及以下婴幼儿;学校师生在校期间。(冯斯正 蔡熊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