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射箭用哪个手,古代各国射箭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1 13:17:14

中国古代兵器种类众多,但如果非要从中挑选一种最厉害的,恐怕非弓箭莫属,正所谓“大将军不怕千军,就怕寸铁”。所谓“寸铁”,指的就是弓箭的箭头,学名叫“箭镞”。在军事之外,人们还习惯用弓箭象征阴谋诡计或其他难以预料的事情,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因为箭射出的速度太快了,且在一定距离内难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等人感受到,基本上为时已晚。

古代射箭用哪个手,古代各国射箭方法(1)

影视剧中郭靖反手拉弓,一箭双雕。来源/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截图

弓箭文化的碰撞

弓箭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现存考古发掘成果看,考古人员在距今2.8万年前的峙峪遗址(位于山西朔州)发现了已知最早的箭镞。而在人类文明起源地两河流域的浮雕或其他遗迹中,更能频繁见到弓箭的身影。有学者推测,弓箭的发明与人们观察到乌鸦等鸟类通过踩握具有弹性的树枝来获得惯性力以便起飞有关,此说颇具争议,但无可否认,弓箭对弓弦弹性的要求极高。

中国古人对弓箭的作用颇为重视,先秦时期,古人不但发展出一套较为完备的弓箭制作和使用体系,还赋予弓箭军事以外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弓箭文化”。战国初期撰著的《考工记》,对弓箭的制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如制作弓箭所需材料为干、角、筋、胶、丝、漆。这六种材料的拣选和拼接不是一次性完成,还要按照季节变化的特点分别制作,最后再逐步连成一体。据研究,制作完成一张弓,最少也要花费三年时间。当然,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现实的需要,弓箭制作的时间不一定都要花这么久,但我们也可看出弓箭制作需要一定门槛,绝非用橡皮筋缠住树枝便可完成。

古代射箭用哪个手,古代各国射箭方法(2)

商代黄玉箭镞。来源/故宫博物院

由于弓箭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且耗费巨大,弓箭也和青铜器等器物一样,成为象征特权的工具。如周礼中的“嘉礼”,便对弓箭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先秦以降,流传于社会上的“六艺”,即包括了“射”这一内容,是中国先秦贵族的必修课。崛起于伊朗高原的阿黑门尼德家族建立波斯帝国后,在教育贵族上也讲究“骑马、射箭和说真话”。在东西方世界,弓箭这种具有*伤力的武器,已经成为象征身份和地位的垄断性资源。

先秦时期的中原统治者绞尽脑汁要把弓箭的使用和制作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但他们很快就遭遇了游牧文明的挑战,弓箭的使用也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没有中原地区那么精湛的制箭技术,但他们从兽类身上取材,弓箭使用也相当普遍,还练就了一边骑马快速奔驰,一边不断射出箭矢命中目标的技艺。靠近游牧文明区的赵国因此吃了不少亏,战车上的弓箭手和步兵无法有效反制疾驰的游牧骑士,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决定抛弃传统的战车使用,效法游牧民轻装上阵的作战方式来提升战斗力。经此革新,赵国的骑兵集团迅速在七国争霸中脱颖而出,并影响到了尚在探索强国之道的秦国。

古代射箭用哪个手,古代各国射箭方法(3)

影视剧中的赵国弓箭手。来源/电影《墨攻》截图

刘邦击败项羽、定鼎中原后,来自北方游牧文明的威胁更强烈了。此时,北方的草原地带已暂时摆脱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出现了庞大的军事集团。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平时牧马放羊,需要弓箭护身或驾驭畜群,这种生活所需决定了匈奴人必须相当熟悉弓箭的使用,还得是一边骑马一边灵活使用。因此,中原地区刚刚从战乱中喘过气来,匈奴已经是“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匈奴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弓箭,为其在军事上压制中原奠定了基础。刘邦深陷白登之围,便是匈奴骑士集群诱敌深入然后分割包抄的杰作。即便后来汉代进入文景之治,晁错在谈及北部边防的局势时,仍心有余悸地奏明:“匈奴骑兵,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指西汉)之骑弗与也。”

不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匈奴人把弓箭用得天花乱坠,也未尝没有破解的办法。例如,匈奴人虽擅于骑射,但他们不善短兵相接,一旦对手装备厚甲利刃,近距离进攻,那么匈奴人便会祭出“远遁”的招数。因此,每当汉代集结重兵打算痛击深入中原的匈奴骑兵,对方就会一溜烟地返回大漠深处。

弓箭对匈奴人日常活动的塑造,使他们习惯了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的反复拉扯,等到对方力量耗尽再全线出击,捞取战利品。可汉武帝时期的西汉不但组建起骑兵集团,训练他们掌握了近战冲击的战术,还多次深入大漠,一边寻找匈奴主力决战,一边伺机捣毁对方巢穴,掠取或*光他们的畜群。

匈奴人在漠北之战中被数以十万计的汉军骑兵集团重创,被迫西遁,匈奴统治集团内部也因汉军的反复打击出现分裂。汉武帝时期对匈奴作战的成功证明了游牧民族的骑射优势并非战场致胜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个道理,还将在蒙古征伐欧亚大陆的历史中被证明。

中原王朝有多重视弓箭?

秦汉以后,中国进入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游牧民族在骑射方面的特点被中原地区吸收;反过来,农耕文明地区制造弓箭的技术也传给了前者。有一统天下志向的南北枭雄都致力于在军队内部推广弓箭,如北魏的骑兵集团基本延续了北方游牧民族骑射的优势,而南朝虽然缺少骑兵,但在步兵作战或车战中也积极引入弓箭,如风云一时的北府兵军阵便包含了一定数量的弓弩手,以应对北朝骑兵的突击。

到了唐代,弓箭的热度不减,被正式列为王朝选拔军事人才的重点考核内容。如武则天时期开创武举,在武举考核的九门科目中,有五门都属于射箭范畴,分别为马射、步射、平射、筒射与长垛。弓箭此时也经历了专门化,分为用于步战的长弓、用于骑战的角弓以及狩猎所用的稍弓等。武举考察弓箭,既是在考验参选者是否具备拉弓的气力,也是在考察其能否在不同状态下保证击中目标的精准度。不过,唐代武举虽然重视弓箭使用,但在实际作战中并未完全依赖这种武器。如在*中,唐军官兵仍需时刻做好在箭矢用完后提枪拔刀格斗的思想准备。

古代射箭用哪个手,古代各国射箭方法(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