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被后人誉为什么诗人,王翰被后人誉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06:14:09


王翰被后人誉为什么诗人,王翰被后人誉为(1)

王翰:胡笳折杨柳,教人忆长安

观唐代诗歌流派,最让人心醉的莫过于边塞诗歌了,它不仅反映地是诗歌水平,也是大唐豪迈气概的体现,那金戈铁马的雄壮和着诗人的豪情,将我大唐气象让后人感受到时代精神的昂扬,当属最有正能量的诗歌流派了。

但是,真正去过边塞的诗人并不多,那被称为唐代著名“四大边塞诗人”的岑参、高适、王昌龄和王之涣,只有前两位是真正去过;而写有唐诗压卷之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却从未踏入过边关之地。

要说著名诗人中还有谁去过的话,那使“天下翕然质文一变”的陈子昂,倒是正宗地随军征战过,但从未有人将其放入边寨诗人之列。

其实唐诗中有很多是可以归类于边塞诗的,如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等,但这些人也是同王昌龄一样,都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写来,同那真正去过的诗人写实风格相比,似乎更加地绚丽斑斓,空间更大。


王翰被后人誉为什么诗人,王翰被后人誉为(2)

但我还是喜欢那些写实的边塞诗,因为这些诗歌真实地反映了边地的寒苦,也真实地道出了人们的情感,每每读来让人感触很是深刻,比如这王翰的作品。

王翰,字子羽,唐并州晋阳人,即今山西太原人,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曾任昌乐尉,秘书正字等低级官员,最高官职为汝州长史及仙州别驾,大概属正六品下,39岁时逝世。

说起这王翰,知道的人应该不多,他在唐朝诗人中的地位实在不好评价,就我的感觉来说,应该属于二流下的水平,识别度并不是很高,但提起他的一首诗可以说人尽皆知,可惜很少有人将这首诗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名为《凉州词》的诗在众多边塞诗中,显得有些另类,他并不是描写战争的残酷,也不是常见的思乡或生活的艰苦,而是撷取了一个欢宴的场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悲壮。


王翰被后人誉为什么诗人,王翰被后人誉为(3)

大漠黄沙,孤烟散尽,残月西沉,夜幕降临,死寂沉沉的沙洲,显得那么地雄浑而又苍凉;诗中所谓凉州即今甘肃河西、陇右一带,同突厥接壤,是大唐时期外患的主要发生地。

诗句平白如话,无须解释一看便知,前两句中在浓郁的西域特色下,长年征战的将士在畅饮着美酒,看似欢快潇洒;后面两句似乎是劝酒词,激情之下洋溢着豪迈;琵琶声中激荡着悲壮。

边塞诗若要细分的话,大致可划为歌颂战争和暴露战争两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虽无考,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介于这两类之间,它既有歌颂将士的豪情,又有着反战的情结。

全诗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却通过曲折的笔触,把将士厌战之情表达了出来,亦可以说从这看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故而《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此深得其中三味也。

不过,这首诗虽然语句浅白,但在解释上却有个难点,便是这个“催”字,很多解释是将其看作征战的号令,正因为这一个催字,让欢乐戛然而止。


王翰被后人誉为什么诗人,王翰被后人誉为(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