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人和学会做人,先学会做人的感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4 21:23:25

新世纪充满着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如何使今天的学生们学好本领,立足于世,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问题,我们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1、学会做人。眼下,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性,所以我认为学校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21世纪是一个经济和技术激烈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又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在人才素质的竞争过程中,我认为作为学校最根本的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即做事之前先做人,试想连人都做不好,还能做好事吗?经验、知识、能力,可以在岗位上、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但为人处世、工作责任心、社会责任感等基本的素质必须从小抓起,形成良好的习惯,一旦进入社会再进行这类教育,就已经迟了。做人的概念非常广泛,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可以用“五讲、四美、三热爱”来概括。即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的人,做一个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人,做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当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并非一天、一月、一季、一年之事,也不是学校校长、政治老师、班主任等少数人的事情。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始终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始终应该贯穿于各学科教育的每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应该贯穿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基本素质发展的过程之中。只有全体教育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全方位的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会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的学习者。可究竟怎样才算“学会学习”呢? 我以为: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必须提高教师水平、改变教师观念。 (1)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参于,培养合作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 (4)因材施教,分类要求,不强求科科优秀,面面俱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学有所选、学有所乐、学有所获,留得住、不厌学。 (6)改变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7)优化课堂教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8)不分主次,开齐开足所有学科。 (9)改变对好学生的评价标准。 (10)改变唯分数论的的评价体制. 3、学会做事我们教出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那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吗?学会做事我想就是仲彬*提出的“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要求吧。 第一,要能干事。这就要求不仅要有干事的愿望,还要有干事的本领,用行动来说话,用实干来证明,干出实效来。  第二,要干成事。怎么才能干成事呢?必须把干事的勇气建立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和真理的基础上;必须善于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干事,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必须讲究干事的艺术、干事的方法,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充沛的激情、吃苦的精神、敢闯的气魄,不被困难所吓倒的意志。 第三,要干好事。能干事是基础,干成事是要求,干好事是一种升华。干好事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干能为提高效率、能创造价值的事情;其二,是要把事情办得漂亮,尽量做完美。 总之,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转变教育理念,二要加强教研教改,三要改变对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案,四要增加硬件投入,五要提高教师素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