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中句子赏析,马说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7 10:55:28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中句子赏析,马说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1)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百代文宗”“文章巨公”之称。著有《韩昌黎》集。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 文学体裁 论说文 论说文是直接说明事理、阐发见解、宣示主张的文章。

马说中句子赏析,马说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2)

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重用,曾经三次上书宰相请求,表达自己的志向,见解和主张,都是三番五次推诿,待命一月有余,仍然得不到重用,由于几次登门拜访无果,便辞去了官职。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马说中句子赏析,马说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3)

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不得志,愤懑不平的情况下,以物喻人,因为在当时统治阶级当权下,不能太直接讽刺他们,太直接他的文章也不会给发表,所以他这个马说,在当时也就叫有议论陈述事实的杂文,要说明的问题是啊当时统治者的黑暗,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都是利欲熏心,趋炎附势之人,几次被贬,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被重视,后来干脆辞去了官职。

对于朝廷来说,就是骑驴找驴,骑马找马的笑话,因为没有遇到慧眼识珠的伯乐,再有本事没有人提拔重用,也只能无所事事,有报国之心也无济于事,他不甘心自己的命运,所以才写了这篇文章。

马说中句子赏析,马说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