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培训小结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1 05:19:09

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培训小结(1)

为什么要进行幼小衔接的培养?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加强孩子由认知能力向学习理解能力的转变,同时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下学习生活方式。为孩子以后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下面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如何进行。

  1. 幼小衔接的意义与目的

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培训小结(2)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

2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培训小结(3)

1、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新的衣服,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作为父母大家都很清楚,幼儿园的生活是一种全方位的被照顾的集体生活,幼儿园里有授课老师也有生活老师。生活老师每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这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会自控能力。

3、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幼小衔接的习惯

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什么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培训小结(4)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要学会预习,提前了解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课前铃声是准备,要及时返回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二次铃声是告诉孩子上课,安安静静的等老师来上课。上学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情景模拟表演,还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了解孩子的心理。

2、养成正确的写作姿势避免肢体小动作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很多孩子都有这方面的错误,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读书习惯,要从幼儿的情感入手激发阅读兴趣;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具有教育意义,又是生活中便于理解的故事或者绘画书籍。但是切记不要让孩子人在曹营心在汉,一直想着别的事,想着玩什么,总是快读或者看时间,这样读书没有用处,反而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告诉孩子要学会尊重和倾听,对于和别人的交谈一定要专心聆听,不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人人都是相互的,你尊重对方对方才能平等对待你,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同样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