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特点,幼儿深度知觉的掌握程度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5-02 23:36:19

下面内容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儿童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的著作《读懂孩子》

感知是儿童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人的认知过程就如同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的接收、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接收是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环节,而人们接收信息就是靠感知觉来进行的。感知觉虽然是较低级的认知活动,但没有感知觉,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的认知活动。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储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和想象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就越大。

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特点,幼儿深度知觉的掌握程度(1)

孩子发育规律

1:婴儿在环境中 逐渐学会正确地运用视觉

婴儿一出生,就有对光的感受性,能辨别亮和暗,对弱光比较容易适应。此时孩子的视觉并不敏锐,能看到的距离约为:60cm,在15~20cm的范围内视觉最清晰。

2个月左右时,出现视觉集中。视线首先集中在活动或鲜明发亮的物体上,逐渐地能随光亮的刺激物移动。

3个月左右时,婴儿的注视、移视和追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4个月时孩子的注视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视觉集中也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4——8个月时孩子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如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如蓝、紫。

9——12个月时孩子的视觉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能对事物进行积极的观察。

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特点,幼儿深度知觉的掌握程度(2)

2、婴儿听觉从可以辨别母亲的心音逐渐发展为与成人相似的听觉能力

婴儿刚出生时,就可辨认母亲的心音和节律即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和节奏。

2——3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倾听周围的声音。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转向声源。

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音乐表示喜欢,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安,还能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声音进行分辨,有所反应。

8——9个月时能分辨各种声音,对严厉与和蔼的声调能做出不同的反应。

3、婴儿从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和气味逐渐发展到与成人相似的味觉、嗅觉能力

味觉

新生儿已能辨别甜、咸、苦、酸等不同味道,并且对甜的喜爱胜过咸。

4个月之后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已很敏感,所以应该适时添加各类辅食,使孩子习惯各种味道。

1岁左右的婴儿已能精确区别同一味道的不同浓度。

嗅觉

4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分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

1岁左右,婴儿的嗅觉能力已经和成i人的大体相当。

4、皮肤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这些感觉在婴儿期均得到了发展

婴儿一出生触觉就已经很灵敏,尤其是眼、嘴唇、手掌、足底等部位。

有研究表明,接受抚摸的新生儿其肌肤饥渴可得到满足,心理上可得到安慰,能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免疫功能。临床医生发现,得不到抚摸和亲吻,皮肤经常"挨饿"的婴儿,往往性情抑郁、孤僻,爱咬嘴唇、啃指甲,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动作迟缓。

婴儿的痛觉出生时已存在,疼痛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反应。

温度觉在婴儿出生时就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洗澡水过冷或过热,牛奶过冷或过热都能引起婴儿的不适,甚至哭闹。

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特点,幼儿深度知觉的掌握程度(3)

5、深度知觉的发展可避免婴儿从床上、台阶上等危险地方摔下来

所谓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活动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当婴儿学会爬之后,很多父母就开始为他会不会从某个地方摔下去受伤而担忧,深度知觉可以使婴儿避免从床上、台阶上等危险地方摔下来。

6、婴儿大约在八九个月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2——3个月的婴儿,他们更喜欢看复杂的、有曲度的物体。如,他们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单调的几个大方块;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

形状知觉恒常性的发育

形状知觉恒常性是指个体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在视网膜的影像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如:从正面看一台电视机,屏幕上的人是直立的,当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投射在我们眼睛视网膜上的人的图像也"躺下"了,但我们并不会觉得电视里的人也躺下了,还是知道他们是直立的。

婴儿大约在八九个月就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特点,幼儿深度知觉的掌握程度(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