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基础知识,小学教师资格证怎么考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6 01:33:41

北京师大教科文小编温馨提示在接下来考前冲刺阶段,我们师大教科文木子老师会带大家重新温习考点内容,因考点内容多,建议同学们将这些内容收藏和保存,以便考前查看,再叨叨下,这些内容考前必须得看!一定要看!学员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老师,非学员可以加老师laoshiok66咨询考试相关内容!

考点1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有19世纪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和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模仿起源说(美国孟禄)

4.劳动起源说(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考点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考点3 我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标“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以“仁”为核心以及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重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2.墨子:内容“兼爱”和“非攻”;学习的途径,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贤士”、“兼士”和“义侠”,以备担当治国利民、兼爱相利的职责。

3.老庄学派: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4.《学记》的教育思想(重点):

第一,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教育原理。如“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尊师敬道”、“启发教学”等。

第二,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第三,提出了学习方法。《学记》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劳逸结合。

第四,教师观。《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第五,提出了教学观。《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第六,提出了学生观。《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跟等”,即循序渐进。

5.朱熹:提出了“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

考点4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

1.蔡元培(考过):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2.黄炎培: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著名职业教育理论。

3.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家。提出了“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4.陶行知(考过):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生活即教育”,提出“学校即社会”,还提出“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

5.陈鹤琴: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活教育”是核心。

考点5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或“产婆术”。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此外,柏拉图还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代表作《政治学》。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理性,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古代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

考点6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班级授课,教师形象,核心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量力原则。

(2)卢梭(考过):代表《爱弥尔》。强调“儿童是教育的主体”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卢梭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3)康德:康德的《教育论》一书,其思想精神直承卢梭。

(4)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瑞士教育家,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5)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还主张绅士教育。

考点7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强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提出四步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出“没有无德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德育”,认为德育与教学相辅相成。

(2)杜威(考过):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反传统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考点8 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克鲁普斯卡娅:代表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凯洛夫:代表作《教育学》,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育理论。

马卡连柯:代表作《教育诗》和《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代表作《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考点9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他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代表作《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帕夫雷什中学》。系统地论述了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代表作《教育目标分类学》。他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考过)。

考点10 教育目的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

2.社会本位论

3.教育无目的论

4.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考点11 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学制

2.单轨学制

3.分支学制

考点12 新中国成立前的学制

(1)壬寅学制(重点,考过)

(2)癸卯学制。

(3)壬子癸丑学制(重点,考过)

(4)壬戌学制。

考点13 我国现行学制

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学制以“六三制”(即小学六年制,中学三年制)为主,多种学制并存,包括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以及不划分为两个阶段的“九年一贯制”。

考点14 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全民性;2.基础性;3.义务性; 4.全面性;5.趣味性;6.启蒙性;7.活动性

考点15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

考点16 课程概念

据以上分析,我们要明确“课程”一词所包含的具体意思:

1.课程即教学科目(学科)。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考点17 课程类型

1.根据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2.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五个层次:一是理想的课程,二是正式的课程,三是领悟的课程,四是运作的课程,五是经验的课程。

考点18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考点19 课程结构的特征

(1)客观性。

(2)有序性。

(3)可转换性。

(4)可度量性。

考点20 教材及其编排方式

(1)直线式排列。

(2)螺旋式排列。

(3)分支平行式。

(4)综合式。

考点21 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考点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考点23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二)教育调查法

(三)教育实验法

(四)教育叙事研究法

(五)行动研究法

(六)教育质性研究

(七)个案法

(八)历史法

(九)比较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