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不好是笨还是不学,孩子十喊九不理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09 09:12:22

文|文儿

在班级里,有学习好的学生就有学习不好的学生,在家长的口中,有别人家的孩子就有自己家的孩子做对比。在成绩差的孩子看来,这对比太残酷了,但是没办法,老师和家长看的就是学习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学生的学业完成效果。

就像身边一位妈妈就对孩子的成绩很无奈,每次考试结果都要唉声叹气,羡慕人家孩子的优秀,苦恼自己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如果说孩子平时爱玩不听话,家长还能有个由头去敲打敲打,关键就是看着孩子也没咋玩,回来也知道及时写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了,这位妈妈就说可能真是没人家聪明吧。

难道孩子之间的学习差异和成绩差距,真的是由智商拉开的吗?可是科学早已解释过了,天才都是小部分,并且有明显的特征,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差距都不大,属于平均水平,既没有特别聪明的,也没有特别笨的。既然如此,体现在学习上,孩子的成绩结果却显得没那么平均,差异还挺大。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直言:孩子成绩差只是因为这点,不是智商低,也不是不努力。

孩子学习不好是笨还是不学,孩子十喊九不理(1)

孩子成绩上不去,问题在于“专注力”

“我家孩子不比别人笨,怎么学习不出成绩?”“看着也同样是坐在那学好几个小时,但成绩出来却都不一样”这类问题最常出在家长的疑问中。孩子智商正常,处于平均水平,也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了,坐在那好好学习不捣乱,但为什么不出成绩呢!这简直是家长的一大疑惑,面对成绩再想咆哮,对着孩子无辜的脸也下不去嘴。

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就表明了态度,孩子付出的看似是同样的努力,但结果总有不同,这就需要家长去考虑是不是孩子的学习效果不好。至于为什么学习效果不好,问题就在于孩子的“专注力”不同,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不同孩子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

这就取决于孩子的有效学习时间,两个小时,有的孩子可以掌握两个知识点外加一套习题练习,但有的孩子一套卷子都无法细致做完,知识点也模模糊糊。观察他们的学习过程就可以了解,状态不一样,投入程度不一样,效率上不去,结果自然不好。

所以,这就是个人“专注力”不同,引起的学习效率不同,造成学习效果的明显差异。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一心二用才跟别人拉开了差距。

孩子学习不好是笨还是不学,孩子十喊九不理(2)

“专注力”——“注意力”

孩子的“专注力”的专注在心理学上讲的话,对应着一个名词“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平时多用于形容孩子专注力的成语“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本质意思其实就是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这两个基本特征,这一活动的产生指向对象的范围和持续时间都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判定。现在所说的注意通常也都是“选择性注意”,因为人不可能注意太多的对象范围,选择性注意并持续时间之后,才能对对象产生深刻思考和清晰记忆。

这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这一件事专心的,持续性的学习思考,才能获取一定的知识成果。反之,学习途中,摸摸这里,翻翻那里,时不时还要站起来找一下别的东西,主观干扰因素太多,无法集中注意力,孩子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无效的学习。

孩子学习不好是笨还是不学,孩子十喊九不理(3)

想提高孩子注意力就要了解其种类

注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根据产生时有没有预设的目的性和主观努力程度划分为三种注意现象。

1、无意注意。指被动的注意,也就是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后产生的注意行为,是没有目的性的,也不需要意志力努力。比如在上课途中,突然从门外闯进来一个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课程被打断。这种都属于是被动的注意现象,是外界对孩子产生的刺激。

2、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的在主观选择下可能会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心理学家也叫做主动的注意行为。比如在孩子的学习期间,哪怕主观想玩,但是还是通过意志力,把注意力放在写作业,研究习题上,并能保持长时间持续性的专注。

3、有意后注意。这个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但是并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跟平时我们所养成的下意识习惯是差不多的,比如熟练地织毛衣,这个是自发的行为,但是步骤和技巧也是下意识完成的。

孩子学习不好是笨还是不学,孩子十喊九不理(4)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了解了注意的类型,就可以针对性的运用在孩子的教育中,其中需要加强的是孩子的有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的是无意注意的发生。

1、保持环境的安静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常发生的干扰行为,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孩子对自身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任何一点外界的刺激都可能会干扰到他,打断学习的思路。所以在环境上,家长保持安静,更有利于孩子快速进入状态,投入到学习的思考中。

2、给孩子规定时间

同样的时间花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家长最好针对孩子的学习内容,制定固定的时间范围,以免造成同样的时间完成度不同。制定固定时间范围,也是给孩子一个紧迫感,在有限的时间内,孩子就会刻意投入意志力的努力,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这时候就会发现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3、分清主次,完成任务

帮助孩子把要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分清次序,逐一做成。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总是磨蹭到深夜才开始写作业,再加上效率低,花费时间长,就造成一种很努力的假象。很多的努力都是假性努力,很多不必要的时间付出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就是要孩子明白自己的任务动机,有目的而行。

-----------------------

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