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德力格尔是什么意思,蒙古语中木格是啥意思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1-01 05:25:43

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位于彰武县大德镇,占地4000亩,是国家3A级草原与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不仅拥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景观,更因其深厚的“彰武治沙精神”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蜚声省内外。近些年来,更成为省内外“榜上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草海茫茫,人烟稀少,方圆百里只有几座蒙古包。蒙古包里住着一家老小,家里主人的名字叫德力格尔,本意为“开阔、昌盛”,引伸为“家族繁荣,子孙像草原上的花儿一样多”。这座蒙古包即是这里的地标,家中主人的名字就逐步演变为这方草原的名称。

如今的德力格尔草原,实际上是一个历史遗存。历史上,德力格尔草原是一个名气颇大的地方。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博尔济吉特氏的儿子福临登基,就是顺治皇帝。他既为科尔沁部蒙古王公的外甥,科尔沁部蒙古王公自然感到无比荣耀,于是便以5000头牛和10000只羊作为贺礼献给朝廷。为了妥善处理这些牛羊,朝廷决定就近在苏鲁克(今彰武县)设立皇家牧场,最初叫杨柽木牧场,也称苏鲁克牧场,牧场的核心区就是德力格尔草原。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钦定苏鲁克牧场为三陵(抚顺永陵,沈阳福陵、昭陵)牧养地,专为三陵提供祭品,并将苏鲁克牧场改为养息牧场。

清代初期,清廷在今辽宁省境内设立的养息牧场、大凌河牧场及盘蛇驿牧场,被誉为"盛京三大牧场",专门为皇室提供祭品、牧副产品和军马。其中,最著名的牧场就是养息牧场。

所谓养息牧场,就是专门放牧用来祭祀故去皇家祖先的牛羊牲畜的地方。封建王朝都很尊崇祖先,对故去的帝王不仅要建造金碧辉煌的寝陵,还要用最上乘的牛羊贡品进行祭祀。清王朝把皇陵所在地称作养息地。为了获取最好的牛羊作为祭品,于是清廷把水草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南部的彰武辟为养息牧场。

但自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由于毁林开荒和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昔日繁茂的科尔沁千里草原变成了浩瀚沙漠,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德力格尔草原则成了浩瀚沙漠的南沿。

民国时期,生态保护并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草为荒的概念亦无变化,因一时的利益驱使,垦荒不止,沙漠不断南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彰武县总土地面积546.2万亩,沙区面积达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总量的四分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一年5级以上的风沙达240次之多。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峻的沙漠化程度使彰武县成为辽宁省土地荒漠化、生态最脆弱的区域,是我国一级生态脆弱带,引起了世界、国家和省市的极大关注。

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制定了东北西部防护林带建设计划,成立了沙荒造林局。5月20日,在章古台镇大一间房村建造了第一个苗圃。

1952年4月22日,全国首个固沙造林研究所—辽西省林业试验站(原固沙所前身,现在的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在章古台镇挂牌成立,担负起科学治沙的历史重任。

1955年8月,固沙所科研人员韩树堂远赴呼伦贝尔沙地中的原始森林,找到了我国仅存的原始沙地樟子松林,并引来5000棵樟子松树苗,营建了国内最早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

1957年,固沙所探索出“以灌木固沙为主,人工沙障为辅,顺风推进,前挡后拉,分批治理”的综合固沙方法,被誉为中国三大治沙方法之一。

1978年,彰武县被国家批准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县”,彰武人民在荒漠上栽植百万亩林木,编织了密如蛛网的“三北”防护林网。辽宁省固沙研究所获中国科学大会奖。

1990年,彰武松选育成功。

2001年,彰武县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跨区域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2008年—2015年,彰武县实施了草原沙化治理工程。

2015年—2018 年,彰武县实施了以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千万亩经济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为重点的多项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8年8月,彰武开始实施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以一年初绿、二年满绿、三年见效益为目标,共流转土地12.3万亩,实施围栏封育工程150公里,打井203眼,建成39.9公里草原路,示范区植被盖度由不足20%提高到70%,流动、半流动沙丘初步固定,风蚀点大幅减少。

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位于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腹地,是辽西北地区首个集现代农业、生态牧场、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生态彰武”草原综合体。在这里即可以看到“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光,也可以领略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牧歌情调。夏日来临,月朗风清,漫步在稻田阡陌上,会让人真切地体会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优美意境。

景区项目已建成蒙古大营、半拉山、千年古枫、元宝山、大黑山、绿色景观、民宿、海盗船、游艇、沙滩摩托、治沙体验基地、房车营地、赛马场、比心岛、七彩滑道、儿童乐园、霍比特小镇、萌宠动物园、青少年拓展基地、牡丹园、月季园、荷花池、观鸟岛等景观和三合会计互助网纪念馆、治沙体验基地等项目。

依据彰武童话作家常星儿童话世界为载体的回望沙原主题广场,让游客走进防风治沙童话世界,感受童话魅力。

水上乐园集休闲、娱乐、体育、竞技类为一体的娱乐项目,让游客体会一个别开生面的清凉夏日。

景区有10000平方米草坪绿茵休闲广场,为年轻人打造浪漫的婚纱摄影、户外婚礼现场,让年轻人和游客更贴近自然、拥抱自然。

大黑山山顶地势平坦,白天,放眼望去,“远观彰武高山台,近观草原全貌”;夜间,“远观彰武全境灯火阑珊,近观手可摘星辰”。站在山顶,有“一山观四湖”、“一眼望四镇”的美景。

围绕乡村振兴、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打造“中国薯乡”,做强做大“彰武沙泉甘薯”品牌,建设集休闲与餐饮为一体的“彰武沙泉地瓜营养主题餐厅”、伴手礼展厅。百年老店“味里香”在现代蒙餐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增项打造烧烤营地,点亮生态草原夜经济。

精品集装箱民宿31个,床位 72个。景区周边小德阁屯打造了民宿、农家乐、苹果采摘一条街,构建了一幅花香、家香自然而然的田园牧歌乡村特色民宿图景。

倾力打造辽西北地区最大的草原休闲房车露营、帐篷基地,满足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远离喧嚣,返璞归真,放松身心的休憩场所。

以鸵鸟、孔雀、羊驼、骆驼、猴、鹿、两栖动物等为主的小型萌宠动物园,让孩子们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享受人宠欢乐时光,全方位地满足游客观赏游玩的需求,利用沙漠优势,引进赛马,开展户外骑行,让游客在沙漠、在草原尽情的策马奔腾。

对接联系上海影视制作团队到草原取景拍摄,建立影视拍摄基地,省、市、县摄影家协会、婚纱拍摄单位、礼仪公司全力加入,借助天然的草原风光,为年轻人打造浪漫的婚纱摄影、户外婚礼现场。

强化数字化建设,打造智慧景区,让游客享受到吃住行游娱购、观光信息、旅游线路等更多的智慧旅游服务,打造智慧文旅数字化平台。

今天,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实现了“荒漠变绿洲”、“荒山变青山”的蝶变,“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得以重现。

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是新时代彰武生态建设的硕果,景区犹如镶嵌在彰武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焕发出华光溢彩的勃勃生机,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五湖四海的宾朋发出诚挚的邀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