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的封地,曹国在什么地方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0 18:29:31

曹国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封国,定都陶丘,即今天山东荷泽市定陶区,这是公认的西周曹国。但是曹国早在商代就已存在,夏朝时也有曹氏部落,据说曹氏部落一度强盛,成为夏朝的死敌,整个夏朝,曹氏部族与夏王室的关系格格不入,到了商部族兴起时,曹氏投靠了商汤。今河南灵宝市东北、陕县以西一带均有古地名曹阳,有说法认为古曹阳就是夏朝曹氏族人的活动地带。如果此说成立,那么曹氏的最早封地当在古曹阳。但是曹国为何又与定陶结缘?这不得不提古三鬷(zōng) 国,《汉书》中有“汤伐三鬷,更其国曰曹”的记载,三鬷国就在定陶一带,《史记.殷本纪》载:“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鬷,俘厥宝玉。”三鬷国忠于夏朝,商汤起兵时,夏桀曾逃亡实力雄厚的三鬷国,借助三鬷国的力量对付商汤,后来商汤在鸣条大败夏军后,帅师讨伐三鬷国,灭亡了夏朝的最后一支力量,商汤将三鬷国人或*或俘或迁,又将其国内珍宝洗劫一空。有学者就此认为,三鬷国是商汤取代夏朝的最后一战。三鬷国被灭后,为了管理好这块旧夏之地,商人将曹氏迁来此,更改国号为曹,这就是商代曹国。

曹国的封地,曹国在什么地方(1)

整个五百多年商朝,曹国一直臣服于商,直到周部族取代商朝,曹国因支持商纣王而亡国,武王将曹叔振铎封到曹,但有说法认为西周曹国的封地起初并不在定陶区。《左传》及《诗经》等古籍中有“漕邑”,郭沫若考证此“漕邑”就在今河南滑县以南白马城一带,安普义《周代曹国都城地望考证》认为西周曹国的始封地在滑县附近,曾协助三监打理殷民。“三监之乱”后天下邦国格局重整刷新,周人将殷民大部从河南卫地一带迁往山东,为了防止殷民再次作乱,周室动用了大量宗室力量,曹国就在这样的形势下迁国山东陶丘,仍旧在商代曹国故地上重建,协助鲁国戍守大周东土。曹国原来的封地便成了卫国的漕邑,后来狄人入侵卫地,卫懿公被*,卫国几近亡国,曾一度在漕邑建立临时政府。

曹国的封地,曹国在什么地方(2)

曹的甲骨文

“曹”的甲骨文上面两个“东”,下边有“口”,那么“东”的含义决定了“曹”的本义。一般认为“东”的本义是“装满货物两头扎结的口袋”,在古代,无底、两头均可扎绳或打结的袋子叫“橐(tuó)”,有底,只能一头打结的叫“囊”。但是有一个疑问,既然“东”的造字本义是口袋,为何口袋中央要插一杆子?跟方位又有何关系?为什么“东”成了一个方位词?有说法认为“东”的本义并非口袋,而是来源于远古时期的“立杆测影”,立杆测影是古人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原理来探索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的一种原始办法,人类文明就是从这一步开始,从此产生了阴阳。但“东”之口袋说也并非误会,“东”字后来通过演变确实有了“装满物货的口袋”的含义,因为“东”经常跟“西”形影不离,无东不成西,所以“东西”也一起用来代指囊中的货物。“曹”字上面两个“东”,指货物多,装在同一个箱匣中,农耕社会时代,粮食多寡决定着一个部族的兴衰与否,“曹”可能跟粮食粮草有关。传说曹姓是陆终第五子晏的姓,晏成为部落首领后,大力发展农业,曹氏部族得以兴旺。

曹国的封地,曹国在什么地方(3)

虽然西周曹国历史不详,但曹国起点很高,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曹国的民俗民风被收录在《经诗·曹风》中,为后世传唱。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发生了弑君篡国的夺位事件,但是曹国却早在西周宣王时期就发生了一桩*兄自立的事,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公元前825年,曹国第八任君主曹戴伯*曹幽伯取而代之。之后到了东周之初,曹国又发生了类似事件,曹国第十一任君主曹穆公*兄自立。在礼崩乐坏、霸主迭起的春秋乱世,地处天下之中的曹国无可避免的卷入到了乱世漩涡之中。齐桓公称霸时,曹国投靠了齐国,期间跟随齐国参与了各种会盟,讨伐救援被赤狄攻打的邢国、受楚国凌弱的徐国,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整个春秋曹国最扬眉吐气的时候。等齐桓公死后,天下群龙无首,曹国失去了依靠,宋襄公欲接任齐桓公霸业,想得到曹国支持,曹共公不服,结果遭了宋国一顿毒打,但不知道是宋襄公急于称霸需要积累德行还是觉得真干掉曹国也要损耗自身国力,不利于自己图霸,总之宋军围了陶丘数日没能攻破,只好撤兵回国。

曹国的封地,曹国在什么地方(4)

曹国侥幸击退宋军,曹共公因此更加自以为是。四年后,流亡期间的重耳(晋文公)路经曹国,曹共公本不愿意接纳这个早已失势且又老迈的晋国公子,但他听说重耳的肋骨天生畸形,好奇心甚重的曹共公想借机一窥究竟,大夫僖负羁劝谏说:“我听说重耳是晋国的贤人,之前在齐国得到了齐桓公的优待,如今落难曹国,我们也应该以礼相待,怎么可以非礼于人呢?而且我观察他身边的人个个具有卿相之才,对主人更是忠心耿耿,将来若回到晋国必能取得晋国政权。”可是曹共公不听,一意孤行,趁重耳洗澡时强行察看,重耳受此羞辱,怀恨离曹。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与楚成王争霸,曹共公自知得罪过重耳,晋国不会放过他,干脆投靠了楚国。晋文公以曹国无礼为借口在公元前632年发兵攻打曹国,活捉了曹共公,晋文公为了体现晋国的仁义,没将不着调的曹共公处死,而是释放了他,此后,曹国彻底臣服于晋国。

曹国的封地,曹国在什么地方(5)

到了春秋晚期,一直生活在晋国温室里的曹国又开始蠢蠢欲动,当时是曹废公当政,曹废公爱好打猎。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人为搏取国君垂青,投机取巧。有一个叫公孙疆的人为了接近曹废公,打了只白雁送给国君,并传授曹废公打猎的技巧,获得了曹废公的宠幸,让他担任曹国司成参与国政。偏偏这个公孙疆不懂国政,又装作很懂的样子,他对曹废公说:“曹国事奉晋国久矣,如今该换换局面啦,曹国要强盛,应该及早脱离大国,争取独立。”他劝曹废公背弃晋国,去收拾周边的宋国,结果曹国被宋国打败,晋国又不来解救,给曹国带来了灭国之灾。公元前487年,曹国被宋国报复性灭掉,至此,延续六百多年的曹国正式寿终正寝。曹国被宋国吞并后,成为宋国的陶邑,战国时陶邑被宋国经营成国际大都市,被司马迁赞为“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之地。”令各国垂涎,著名商界奇人陶朱公范蠡就是在这里一战成名,成为天下首富。曹国之后有曹氏,是现在最大的一支曹姓。

文/堰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