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后后宫怎么办,元朝灭亡后后裔去了哪里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1-21 04:24:50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368年,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

虽然很多人认为1388年蓝玉消灭北元政权作为元朝覆灭的标志。但主流观点认为1368年元顺帝逃离大都为元朝结束的标志。

元朝灭亡后后宫怎么办,元朝灭亡后后裔去了哪里(1)

从1271年到1368年,元朝享国时间为98年,历11帝。

而在这11位帝王中,元世祖忽必烈在位24年,末代皇帝元顺帝在位36年。中间的38年,由9位皇帝共享!

38年换9位皇帝,平均一位皇帝在位只有4年多,这意味着忽必烈之后,元朝的皇位更迭特别频繁。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元朝中期皇帝普遍短寿

在忽必烈和元顺帝之间的9位皇帝,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短寿,就是还不知天命就被天要了命的那种。

元朝灭亡后后宫怎么办,元朝灭亡后后裔去了哪里(2)

这9位皇帝的享寿时间为:元成宗42岁,元武宗30岁,元仁宗35岁,元英宗20岁,泰定帝53岁(这是唯一超过50岁的),天顺帝8岁,元文宗28岁,元世宗29岁,元宁宗7岁。

皇帝享寿时间短,客观上决定了其在位时间都不会很长,要知道,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皇帝享寿69岁,而最高寿的皇帝乾隆享寿89岁。所以,短寿绝对是导致导致皇位更迭频繁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古代皇帝身负管理天下黎民百姓的重任,日理万机,身体很容易就会出现透支。历史上很多皇帝就是因国事操劳,积劳成疾最终病倒在龙座上,壮年而逝的。

除了国事的操劳,在个人生活上,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妃嫔集团,这些后宫生活也是导致皇帝气虚寿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元朝的皇位,不得不频繁流转。

元朝灭亡后后宫怎么办,元朝灭亡后后裔去了哪里(3)

2、继承制度存在巨大缺陷

从夏朝开始,中原王朝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君位传承的正常进行。

但元朝脱胎于蒙古汗国,他们有着蒙古特色的汗位继承人制度,要知道元朝皇帝不仅是皇帝,更是蒙古的大汗。

在蒙古,一般一个蒙古家庭会有多个儿子,为了家族的兴旺,除了小儿子留在身边照顾父母养老送终之外,剩下的儿子在成年后都需要离开家庭自力更生。父母去世后,家庭的财产全部由小儿子继承,这一制度叫做“幼子守灶”。

毫无疑问,“幼子守灶”制度适应于草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族的繁衍壮大。但一旦将这一制度应用在皇位传承上,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因为首先,皇帝嫔妃成群,谁也无法保证哪个儿子是最后一个孩子。而在皇帝驾崩后,年长的儿子拥有更强的实力和更多的资源,幼小的儿子根本就无力抵抗,动乱不可避免。

在元朝中期,几乎每一次的皇位流转,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动荡,“幼子守灶”制度让元朝皇族深受其害。

元朝灭亡后后宫怎么办,元朝灭亡后后裔去了哪里(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