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杀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10 05:40:00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出历史中好的一面,让我们不断精进,也可以折射出不好的一面,让我们引以为戒。所以,历史上很多史书因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而流传甚广。比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喜欢的经典之作。

忽必烈*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1)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关于元世祖忽必烈的记载让人反思。

忽必烈重视汉人

忽必烈是蒙古国的第五任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他率领蒙古铁骑推翻了宋朝的统治,建立了元朝。

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但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汉族文化,对汉人也十分重视,他在统领蒙古事务时,便推崇儒学,重用了很多汉人,包括刘秉忠、许衡、姚枢等人,因此被人送了一个“儒教大宗师”的称号。

忽必烈*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2)

推翻宋朝后,忽必烈同样注重汉人的使用,他不仅保留了行政机构和所有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希望得到官员的效忠。

但就是这么一位注重汉族文化,重视汉人的君王,却因一句戏言误*了数万汉人!

一句戏言,错*万人

元世祖至元年间,吏部尚书耶律希亮从京城到察纳儿台去拜见忽必烈,汇报工作。汇报完毕之后,忽必烈淡淡的问道:“最近京城的情况如何啊?”

耶律希亮回道:“别的都一切正常,只是狱中的犯人实在太多了,有点关不过来。”

忽必烈*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3)

原本斜靠在椅子上,睡眼惺忪的忽必烈突然睁开双眼,坐直身子,大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耶律希亮一看这架势,心中有点忐忑,战战兢兢地说:“按照您颁发地旨意:凡是汉族偷盗者,只要价值六文钱以上,一律问斩,被囚禁者更是不计其数,所以囚犯就多了起来。”

忽必烈大吃一惊,怒道:“朕何时下过这个旨意?”

耶律希亮吓得目无血色,不知该如何应对,幸好这时,忽必烈身边一个人提醒道:“这道圣旨是脱儿察传达的。”

忽必烈*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4)

当时,脱儿察也在场,赶紧说道:“陛下,您在南坡的时候,曾对蒙古族儿童说过这句话,我就传令下去了。”

忽必烈气的胡子都竖了起来,吼道:“那只是一句玩笑话,怎能当做正式诏令呢?”从此之后,“汉人盗钞六文者*”的诏令正式作废。

以史为鉴,后人警醒

都说“君无戏言”,这句话本是劝诫君主要讲诚信,让能让人信服,但不少人却把皇上的只言片语当成律令来执行实在可悲。诏令虽然撤销了,可因这句玩笑被误*的几万人呢?

忽必烈*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5)

执政者当谨言慎行,执行者更要明辨是非,才能让社会良好运转,这也是史书存在的意义吧。

《资治通鉴》就是通过历史事件,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习前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只要学好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工作,都能游刃有余。

曾国藩对《资治通鉴》爱不释手,梁启超对《资治通鉴》赞不绝口,它也是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枕边书。

忽必烈*了多少汉人,元朝是怎么灭亡的元朝灭亡惨状(6)

如今,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联合推出了《资治通鉴》白话文版,在原文的基础上逐字逐译,力求精准翻译原文的同时,更加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不管是自己翻阅,还是送给孩子的历史读物,都值得入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