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版图,西夏兴衰现状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2-03 19:43:32

提到两宋历史,人们往往会大谈特谈两宋、辽金,因为这些王朝的疆域相对辽阔,人口较多,影响更大。西夏呢,处于宋辽金之间,疆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比较落后,又对宋辽金称臣,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从时间来看,西夏是当时的政权之中存在最久的一个,其时间将近350年。

一,西夏的早期历史:为保持独立而奋斗

西夏的历史不是从元昊称帝开始计算,而是从夏州藩镇势力的出现开始计算。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拓跋氏,其民族长期活动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一带。唐朝前期,吐蕃强盛,占据了青海一带,一些党项部落请求内迁,唐朝将他们安置在河西一带;安史之乱后,吐蕃和党项常常联合扰边,于是唐朝将之迁徙到以夏州为重心的黄土高原北部地区。

西夏版图,西夏兴衰现状(1)

西夏壁画

唐朝按照羁縻政策的惯例,以拓跋氏为夏州节度使,为拓跋氏的崛起创造了条件。880年,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出走。881年,夏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长安,助唐收复长安。随后,拓跋思恭被唐僖宗赐姓为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黄巢之乱后的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因而夏州已经成为了实际上存在的一大割据势力。881年,应当就是西夏开国的源头。

随后,中原进入了晋王李克用和梁王朱温争霸的战争,而夏国则保存实力,保持中立态度,并逐步兼并周边地区,其疆域覆盖夏、绥、银、宥、鄜五州之地。不过,由于夏国实力总体较弱,因而总是在名义上臣服于中原五代,以保全实力。

西夏版图,西夏兴衰现状(2)

在五代初期,夏国就险些灭亡。908年,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去世,夏国发生内乱。而李克用、李茂贞则趁机进攻夏州,夏州赶紧向朱温求救,后梁出兵,夏州之围才得以解除。此后,后梁又封新继承人李仁福为陇西王,这是拓跋氏封王的开端。

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李仁福又对后唐称臣,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和朔方王。933年,李仁福去世,其子李彝超即位。后唐想趁机消灭夏州,于是命令李彝超迁到延州。李仁福表示拒绝,并带领党项族人击败了后唐大军。此战为夏州之战,后唐由于战败,不得不承认拓跋氏在五州的统治地位。948年,夏国得到静州之地,这是难得的扩展。

北宋建立后,夏国按照惯例对宋称臣,980年,夏国主李继筠去世,国内再次发生内乱。982年,新夏主李继捧失势,带领其族投降于宋太宗。宋太宗大喜过望,认为统一夏州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派遣官员去接收五州之地。然而,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表示反对,立马带领其族退守西北,和宋军打起了游击战。

西夏版图,西夏兴衰现状(3)

第一次宋夏战争

在斗争中,李继迁选择和辽国结盟,被辽封为夏国王。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997年宋太宗去世,最终是宋朝失败。宋真宗即位后,选择和夏修好,停止了战争,册封李继迁为节度使。李继迁的这次反抗使得夏国继续保持独立局面。此后的夏国不断对北宋边境发动侵扰,对北宋造成了很大的边疆危机。

二,夹缝中生存:和辽宋的战争与和平

李继迁接受了北宋的册封后,却并未停止对北宋的进攻。1002年,李继迁攻陷了灵州这个西北重镇。接着,他将首都迁到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不久,他又出兵攻陷了西凉,向河西走廊开始了大规模扩张。正当李继迁踌躇满志的时候,青海的吐蕃部族在半路袭击了夏军,李继迁中箭身亡,他试图统一西北,然而入主中原的野心也就到此为止了。

西夏版图,西夏兴衰现状(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