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荡为什么不把王位全给他亲弟弟,嬴荡为啥不传位自己亲弟弟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4 06:32:48

秦武王之子,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秦武王其实就是秦朝的一位帝王,但是他有着英勇好战的性格,因此据说秦武王是死在自己的好胜之下,那么秦武王有没有自己的孩子呢?今天就为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在史记上我们看到秦武王没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在他死后他的弟弟们就开始谋权篡位。

嬴荡为什么不把王位全给他亲弟弟,嬴荡为啥不传位自己亲弟弟(1)

秦武王

秦武王简介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秦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时与乌获、孟贲比赛举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当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过多,气绝而亡,时年二十三岁,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秦武王后,生卒及姓名不详,魏国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在位时,迎娶秦武王后为王后。秦武王后一生没有为秦武王生下子嗣。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因秦武王无子,他的弟弟们争夺王位,在魏冉的支持下秦昭襄王得以继位。秦昭襄王即位后,便任命魏冉为将军,卫戍咸阳。后秦国平定季君公子壮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并且把秦武王后驱逐到魏国,其后事迹不详。

秦武王确实有“举鼎绝膑”的典故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七代君主中,未得善终的只有一人——秦武王嬴荡。嬴荡在位四年,平定蜀国叛乱,攻取楚国商于之地建立黔中郡,拿下韩国重镇宜阳,收三川之地,直入洛阳,以窥周室。

嬴荡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攻城略地,年纪轻轻就成为军中偶像,十足的马上皇帝。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好勇斗狠。事实上,也正是这个弱点最终断送了他的性命。

秦武王到了洛阳,见到九鼎。九鼎相传为大禹统一天下后收九州贡金铸成,是夏商周三代的镇国重器,分荆、梁、雍、豫、徐、扬、青、兖、冀九鼎。秦位属雍州,所以秦武王对雍鼎特别感兴趣,要试试雍鼎的轻重。

俗话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嬴荡孔武善战,但毕竟没有西楚霸王和十三太保的九牛二虎之力,虽然勉强举起雍鼎,却因力尽脱手,砸断胫骨。《东周列国志》云:“血流床席,痛极难忍,捱至夜半而薨”。

医学解释

小腿骨折并发症的确可能致命

“虽然秦国那时候的医疗措施难以挽回秦武王的生命,但是即便秦武王能得到如今的医疗技术护驾,也未必能幸免于难。因为,小腿骨折本身虽然是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但是其并发症却往往是致命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杨增敏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小腿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多,其中大量出血、脂肪栓塞、筋膜室高压、感染等并发症是最可能危及生命的。

杨增敏介绍说,秦武王的死因很可能是和骨折之后的大量出血、筋膜室高压和感染这三大并发症有关系。因为骨折之后一旦骨折端刺破周围的血管尤其是大的血管破裂出血,如果止血不及时,患者会因为出血过多休克甚至死亡。

秦武王虽然贵为国君,但是鉴于当时的急救水平,而且受伤时又远离本国,长时间持续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致死的可能性是有的。从当时的情况也可以推测,秦武王是一时兴起去的洛阳,所以随从中的医疗团队可能准备不是很充分,为秦武王包扎伤口的人也不一定很专业。

从现在的医学角度来看,如果骨折时,由于包扎过紧等原因,可导致筋膜室(小腿的相对封闭的腔隙)压力升高压迫血管,导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延误治疗则会引发大范围的肌肉坏死,进一步产生大量毒素,导致患者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感染的问题更好理解,古代中医虽然有自己的一套消毒流程,毕竟与现在的医疗消毒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当时又是紧急的包扎,甚至是非专业的包扎,对于秦武王这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一旦出现感染,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死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