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都葬哪十三个皇帝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5-10 11:18:34

1.长陵: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个儿子,被封为燕王,镇守北平,以防蒙古族人入侵。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朱永炆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这种措施严重威胁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遂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

明十三陵都葬哪十三个皇帝,(1)

他在位期间的功绩令后人难以企及。他曾五次率兵出塞,亲征出塞,亲征漠北,追击蒙古残部,使长城以内环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再次,他组织学者编纂长达3.7亿的文化巨著【永乐大典】,更令他闻名世界是郑和下西洋,足迹遍及亚,非30余国,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联系,由于明成祖年号称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期为《永乐盛世》,朱棣最后在亲征漠北返回途中病死,年终65岁,葬于长陵。

2.献陵: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是明 明十三陵成祖朱棣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47岁的朱高炽即皇帝位,第二年五月就死了,在位还不到一年时间。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是颇有作为。他随父征战多年,深知创业不易,因此继位后比较注重节省用度,体察民情。他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采办珠宝,废除了古代的宫刑。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他减赋赈灾,爱民如子。这一切都使得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为【宣统之治】的出现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明十三陵都葬哪十三个皇帝,(2)

3.景陵: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53年】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宣德。在位十年。朱瞻基在位不久,他就面临一次夺王位的的威胁,当时的汉王朱高煦也就是他的叔父,设法通过武装来推翻他,早已准备的朱瞻基御驾亲征,此次战役以明军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而得胜之师班师回朝后,也解决了明朝初期近半个世纪的削藩王问题。朱瞻基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喜爱,成祖为朱瞻基挑选了品学兼优的翰林官讲授经史,所以他写的诗文很有文采,在明代皇帝造诣最深的。他经过了良好的武装训练,是一位能文能武,多才多艺的明君。有着祖父的的关怀栽培,朱瞻基统治时期政权稳定,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与明仁宗并称【宣统之治】。明宣宗时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朱瞻基逝于乾清宫,享年38岁。葬于景陵。

明十三陵都葬哪十三个皇帝,(3)

4.裕陵: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明宣宗长子。他的一生多灾多难难。朱祁镇9岁即位。刚开始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张氏死后,朱祁镇宠信太监王振,开启了明代宦官专权之端。1449年,蒙古族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入侵明朝。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挟持下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俘。被俘后他尚能保持气节,拒绝写下招降书。朱祁镇在蒙古草原上度过了一年的囚徒生活,据说他每晚仰望天空默默垂泪,然后躺在草地上昏昏睡去,天长日久患了风寒,一条手臂中风麻痹。明英宗被俘后,其弟朱祁钰继位,即为景泰帝。后明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但短暂的仪式之后却被软禁在南宫,长达7年。直到武清侯石亨等人,趁着景泰帝病重发动兵变,明英宗才复位又做了皇帝。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及7年的软禁后,明英宗释放了从永乐朝就开始被囚禁的‘建庶人’【建文帝的幼子文圭,靖难后被幽禁宫中50年】。这位皇子出狱时竟不辨牛马,另外,明英宗下旨停止帝王后嫔妃的殉葬,明史赞曰,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日,明英宗驾崩,两次共在位22年,享年38岁,葬于裕陵。

明十三陵都葬哪十三个皇帝,(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