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归哪个地方管,武当山必去主要景点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2-30 07:09:10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南部。秦朝时期因境内有武当山,所以设置武当县,属南阳郡。隋朝时期因境内有均水,所以设立均州,领武当、均阳两县。明朝洪武九年(1376)省武当县入均州,属湖广布政使司。武当道教诞生于东汉年间,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下面根据《水经注》《湖广图经志》《均州志》《续辑均州志》《太和山志》等书籍,对清朝以前的武当山行政沿革及道教管理进行梳理。

武当山归哪个地方管,武当山必去主要景点(1)

乾隆九年编撰的《大岳太和山志》

朝代纪年归属地区管辖武当的州县所在地重大事件武当道教管理纪事

始皇二十六年

南阳郡

武当县

境内因有均水而又称均陵

西汉高祖五年

南阳郡

武当县

汉元封五年

荆州,南阳郡

武当县

分天下为十三部,初置部刺史

东汉建武四年

诛虏将军刘隆屯田于武当

东汉建安 十三 年

南乡郡

武当县

张鲁据巴、汉,传播五斗米道,武当道教因时而生。

三国时期魏黄初二年

魏国南乡郡

武当县

三国时武当县为魏地。南乡郡下设武当等八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

荆州顺阳郡

武当县

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

谢允辞官入武当山得道,武当山又称谢罗山。

南朝元嘉二十六年

雍州始平郡,武当县。

武当县

割荆州襄阳、南阳、新野和顺阳等为雍州

南齐永明七年

雍州兴郡武当县

武当县

在郧乡县置兴郡

梁武帝太清元年

始平郡,辖武当县

武当县

梁州齐兴郡置均阳县

西魏废帝元年

丰州武当郡,辖武当

武当县

改兴州为丰州,改始平郡为武当郡

隋开皇三年

丰州,辖武当

武当县

废郡

隋开皇五年

均州,辖武当

武当县

因境内均水而得名,改丰州为均州

隋大业元年

淅阳郡武当县

武当县

废州,武当和均阳二县改隶淅阳郡

隋恭帝义宁二年

武当郡,辖武当县

武当县

割淅阳郡之武当和均阳二县,置武当郡

唐武德元年

均州,辖武当

武当县

复为均州,州设刺史

唐武德八年

均州,辖武当县

武当县

省均阳入武当,以丰州之郧乡等归属

唐太宗贞观元年

山南道淅州

武当县

全国为十道,废均州,武当和郧乡属淅州

贞观年间,姚简至武当山祷雨,建五龙祠。

唐贞观八年

山南道均州

武当县

废淅州又以武当、郧乡置均州

唐乾元元年

山南东道均州

武当县

复为州,山南东道领荆襄均房等州

武当山建“太乙”、“延昌”等庙宇。

唐乾宁三年

武当山建神威武公新庙

唐天佑二年

武定军均州

武当县

增设武定军节度使治均州

后梁开平元年

均州

武当县

宋建隆元年

均州

武当县

领武当和郧乡

宋至道三年

京西南路均州

武当县

全国分为十五路,武当属京西南路

宋天禧二年

封真武神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五龙祠升为观。

宋宣和元年

武当军均州

武当县

升为武当军节度

道士建紫霄宫奉祀真武,徽宗给以“敕额文据”。

宋绍兴十一年

孙寂然“首登武当,兴复五龙,开辟基绪。”

宋淳熙九年

孝宗赐五龙灵应观,五龙祠升为五龙观。

宋理宗时期

曹妙观开创朝廷授职于武当道士之例。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湖北道宣慰司均州

武当县

置县废军,省武当军为均州

武当道教教团由元朝任命的玄教宗师负责。

元至元十五年

元世祖授张留孙为“玄教宗师、道教都提点

元至元十六年

玄教宗师张留孙奏请改升“五龙观”为“五龙宫”。

至元二十二年

元世祖召武当道士叶希真祷雨却疾,悉皆称旨。

至元二十三年

世祖颁发“护持圣旨”,改五龙灵应观为五龙灵应宫。

元贞元年

创建武当山修真庵,铸真武铜像于南岩宫。

皇庆二年

京师大旱,张守清受诏祈祷屡应。

延佑元年

赐真庆宫为“大天一真庆万寿宫”。

顺帝至元二年

五龙宫建成,集贤直学士揭傒斯奉旨作碑文。

顺帝至元三年

在五龙宫立“戒臣下碑”,划定土地,免除各种赋税。

顺帝至正一年

道士邵明庚、李明良在五龙宫建玉像阁。

明洪武二年

均州

武当县

废武当县入均州,辖郧乡和上津,武当山属之

在武当山设“道正司”,置提点一员。

明太祖洪武九年

湖广布政司均州

均州

改行中书省,以全国为十三省

明洪武十八年

授武当道士丘玄清为“嘉议大夫太常寺卿”。

明永乐九年

十月,命工部右侍郎郭琎往湖广督修武当山宫观。

成祖永乐十年

授道士孙碧云为道录司右正一。命其规划紫霄等宫观。

成祖十一年

选400名道士到武当山。颁圣旨,保护武当道教。

成祖永乐十四

赐武当道观田地277顷,拨徒流犯人500户做佃户。

成祖永乐十五

敕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

免均州军民科差,轮流分派守护山场,酒扫宫观。

成祖十六年

十一月,武当山宫观主体工程落成。

成祖十七 年

诸葛平专门提调太和山事务,兼管均州

拨500军丁保护武当道场。供给武当道士每人每年棉布2匹,夏布2匹。

明永乐二十一年

八月,诏许各处好善作福者修理太和山宫观。均州千户所专职修理。

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

设下荆南分守道,住均州

二月,敕诸葛平提调太和山,维修、保护宫观、路道。

仁宗洪熙元年

免均州千户所军余杂差。

明宣德三年

任自恒为太常寺丞,专门提督太和山

每遇万寿圣节设醮诵经七日,千秋节设醮诵经五日。

明宣德六年

敕均州知州提督太和山事务

准太和山三十三处宫观道士收养徒弟,焚修香火。

明宣宗宣德十年

太监陈野等人提督太和山

杂差优免。

明天顺七年

令李倜与玉虚宫提点、千户一同提督宫观修理。

明成化五年

王豫、韦贵督领官军修理宫观,一应杂差一体优免。

明成化十二年

襄阳府

均州

属襄阳府,均州无领县

十月,宪宗敕谕钦定五龙宫自然庵保护范围。

明宪宗成化十五年

韦贵兼分守湖广行都司

明成化十七年

韦贵建迎恩观,二年后赐额“迎恩宫”。设提点。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

太监韦贵提督抚治郧阳等地方

成化二十二年

十一月,任太和山静乐宫提点雷普明为太常寺丞。

明弘治元年

太监郑时提督郧阳等处地方

嘉靖二十六年

禁止军民在武当山擅伐林木,起盖房屋,开挖山场

嘉靖三十一年

修玄帝宫,拨内帑十一万两。

嘉靖四十五年

钦差工部右侍郎张守等督修玉虚宫等观并桥梁道路。

明穆宗隆庆元年

太监柳朝提督太和山

明神宗万历十年

太监田玉提督太和山

明天启七年

三月,太和山玉虚宫灾,令地方官作速修理。

清世祖顺治元年

湖广布政司襄阳府

均州

清世祖顺治二年

知州将武当山事务收归均州管

清世祖顺治五年

下荆南道

均州

郧阳都御史武当山归属下荆南道管

清康熙元年

白玄福师徒修复复真观。该观为龙门派基地之一。

清康熙二年

王常月率徒南下立坛授戒。曾在武当山玉虚宫说戒。

清圣祖康熙六年

郧阳府

均州

将武当山改由郧阳府管理

清康熙七年

襄阳府

均州

武当山改由均州管理

武当山宫观设10名道官

清康熙九年

襄阳道

均州

武当山归襄阳道管理

康熙二十一年

总镇蔡公,抚军五公捐修朝天宫至朝圣门故道。

康熙二十八年

正月,静乐宫毁于火灾。募资修建,历八年粗还旧修。

康熙四十二年

王度昭捐修金顶配房及河南内乡至金顶的神路。

清雍正六年

襄阳道

均州

荆南道改名为分守襄阳道

武当山道教归襄阳道管理,此后历朝承袭不变。

清雍正八年

前督宪迈公捐修静乐宫父母殿。

雍正十二年

五龙宫道总张挂所立告示碑《封禁官山》封禁官山。立《五龙宫所官四至》碑开列“五龙宫所官四至”范围。

清乾隆元年

襄阳府

均州

乾隆元年四月十三日高宗下诏蠲除武当山香税。

乾隆六年

襄阳守道将武当山佃地通详立案,派吏目经征,供八宫祭祀并羽七口粮。

清同治四年

南岩宫道总侯元玢于南岩宫立庙规“公议禁碑”,具体规定防火防盗禁伐木。

清同治七年

道士阎倍辉,朱信春募建琼台中观殿宇廓房。  

光绪五年

重修静乐宫大殿。

清光绪二十年

总道长徐本善清整教务,制定武当山道教清规榜文。

清宣统元年 (1909年 )

杨来旺入武当,苦募十年,修复紫霄、太和宫观,武当道士保持在一千人左右。

武当山归哪个地方管,武当山必去主要景点(2)

“治世玄岳”牌楼上的石雕

武当山归哪个地方管,武当山必去主要景点(3)

《太和山志》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