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塔怀圣寺图片大全,广州怀圣寺历史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4-04 09:36:01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至今雄踞珠江航道约400年的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曾持续数百年为往来商船提供航标指引。谁能想到,今天矗立在珠江边的“三塔”让广州与世界结下不解之缘,共同成就了“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繁华?

大约400年前,每年约有近百艘外国商船漂洋过海,进入珠江口,来到广州贸易。商船在莲花塔、琶洲塔的指引下,一路来到广州城下黄埔古港;接着,外商换乘接驳船,在赤岗塔的导航下,直抵十三行。

400年后的今天,沧海桑田,“三塔”不变,变的是“三塔”之畔崛起了广州塔、广交会展馆……它们成为新的城市地标,而广州对外贸易之发达,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三塔”与广州塔、广交会展馆等同立在珠江畔,一起讲述广州“海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荣与梦想。

光塔怀圣寺图片大全,广州怀圣寺历史(1)

“三塔”解密

明代中后期集中建塔“海丝”文化重要遗迹

羊城自古是繁华商埠,海上贸易十分活跃。漂洋过海而来的外商进入珠江口后,沿江北上,会遇见三座宝塔:位于广州城东南40公里处的莲花塔、位于城东南20公里处的琶洲塔与位于广州东南城下的赤岗塔,这就是“锁二江”“束海口”的珠江“三塔”。

“三塔”的修建时间集中在明代万历十四年至天启年间,相隔不过40年。省情专家陈泽泓认为,“三塔”集中在那个时期修建,可见当时政府卓有远见。到了清代,官方就不再修建这样雄伟的高塔了。

这三座古塔的修建发起人或是朝廷高官,或是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士。他们倡议建起这三座高塔,表面上祈求文运,但“三塔”风格基本一致,而且分别位于珠江航道上的关键位置,客观上起到了航标的作用,成为广州“海上丝路”的重要遗迹。

由此可见,“三塔”的修建,既与当时建塔之风兴盛有关,又与商贸背景有关,也是当时政府通盘考虑的结果。

我们可以想象:远涉重洋而来的商船,在汪洋大海中颠簸,当船上的人们在迷雾中看到直插云霄的莲花塔时,就知道已来到广州城附近了;船绕过莲花塔,沿珠江北上,当外商看到琶洲塔时,就知道已到达当时的广州城外港,远洋商船需停泊在黄埔泊地。当外商搭乘接驳船继续向前行驶,看见赤岗塔时,就意味着已到广州城下,十三行就在不远处了。

光塔怀圣寺图片大全,广州怀圣寺历史(2)

这些塔都是八角形,有九层,每一层的外边都有飞檐环绕。

外商看“三塔”

飞檐环绕景观不断

十三行时期,美国商人亨特在广州生活多年,写下《旧中国杂记》,记录了他在广州的诸多见闻。关于“三塔”,他是这样写的:“外国人溯江而上前往广州,过了虎门以后,往往会被沿途看到的几个高耸的宝塔所吸引……离广州最近的一座被外国人称为磨碟砂涌塔(Lob Creek Pagoda),得名自流过它所在的小丘下的一条珠江支流。另一座是黄埔塔。还有一座塔在二道滩旁的山丘上。在城墙内的‘五层楼’上,尽管相隔30英里的距离,都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塔。”亨特所说的磨碟砂(沙)涌塔就是赤岗塔,黄埔塔实际是黄埔古港附近的琶洲塔,“二道滩旁的山丘上”的那座高塔就是莲花塔。

亨特说,这些塔都是八角形,有九层,每一层的外边都有飞檐环绕,窗户开在南北两边上下飞檐之间。内部则不分层,由底至顶,景观没有中断。

文化小课堂

广州多座古塔曾是航标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除了“三塔”,还有很多起到导航功能的古塔。

六榕寺花塔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高57.6米。从空中俯瞰,整座塔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花塔”之名由此而来。

在光孝寺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有两座铁塔,是南汉国遗留下来的古迹。西铁塔建于南汉大宝六年(963年),清末时塔殿倒塌,压坏四层,现剩下三层。东铁塔于南汉大宝十年(967年)建造,高7.69米,共七层,是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古老、最完整的铁塔。

怀圣寺光塔位于光塔路怀圣寺院西南隅。光塔建于唐代,高36.3米,塔顶原有金鸡,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明初为飓风所坠。

“三塔”“三关”锁珠江

“三塔”即莲花塔、琶洲塔和赤岗塔;“三关”即海珠石、海印石、浮丘石。古语说:“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自有一乾。”“三塔”“三关”与越秀山上的镇海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广州古城缜密而完整的山水塔楼格局。  

赤岗塔

基本情况:高约50米,八角楼阁式,外观9层

地理位置:位于当时广州东南城下

修建时间:始建于1619年,建成于1627年

倡建者:明代朝廷要员王命璇,尚书李侍问等

“三塔”中赤岗塔最晚建成

守望珠水护佑过往商旅

赤岗塔于1619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开工,修建到一半时,工程被迫中断,直到1627年尚书李侍问出面筹集经费主持工程,才得以建成,赤岗塔是“三塔”中最晚建成的宝塔。

光塔怀圣寺图片大全,广州怀圣寺历史(3)

赤岗塔是“三塔”中最晚建成的宝塔

与琶洲塔相呼应

形成“双塔”美景

据史料记载,赤岗塔所在的小丘下,磨碟沙涌里的河水潺潺流过。在清代,外商习惯将赤岗塔称为“磨碟沙涌塔”。

清代年间,商船进入珠江口,沿江北上广州城,赤岗塔是继莲花塔、琶洲塔之后,外商看见的第三个航标。不过,如果外商乘船从广州城里顺江南下,赤岗塔又是“三塔”之首。

明代年间,人们为什么热衷于修建“三塔”呢?据史料记载,他们认为,以珠江广州河段而论,白鹅潭一带是入水口,被认为是“天门”;琶洲一带是出水口,被认为是“地户”。珠江水的出口地势低平,两岸没有高山“关锁”水口,会造成“生气外泄”,需要“建塔”来弥补。人们在广州城东南方修建赤岗塔,作为广州第一个“水口塔”;往东又建琶洲塔,作为第二个“水口塔”,这两塔成为“越之东门”;再沿珠江向东,又建莲花塔“以束海口”,作为广州第三个“水口塔”。

古人深信,三座气势恢宏的高塔,巍然矗立在珠江边,则“全粤扶舆之气乃完且固”。如果说羊城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那么雄踞珠江的“三塔”则蕴含着当时广州人对故土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的期待。省情专家陈泽泓认为,这正是广州海上交通发达,广州人商业意识浓厚的体现,也可以说是海洋文化的一种表现。

那么,赤岗这个地名又从何而来呢?原来,这个小山岗是约一亿年前形成的沉积岩。地理学家认为,那时天气炎热干燥,岩石中的铁被充分氧化,变成了红色氧化铁,因而将砂岩和砾岩“染”成了红色。这种岩层裂隙较少,底部有坚硬基岩,基岩突起高于周围河积平原的地方叫做“岗”。一万多年前,海水开始撤退,一些海拔较高的基岩以小岛形态出露,流经它们身边的河流冲积物,以及由海水带来的积物逐渐在岩石附近淤积,原先孤立于水中的一些小岛逐步连成一片。所以,现在这一带有很多带“岗”字的地名,如燕子岗、宝岗、昌岗、凤岗、马岗顶、赤岗、石榴岗、七星岗等。

广州学者叶曙明认为,赤岗一带可以说是地质学家的大宝库。比如,七星岗的海蚀遗迹、松岗和赤沙的沙堤、赤岗塔的瓯穴群,都是研究珠三角地理形成的重要数据库。地质学家认为,有一个巨大的断层从番禺的北亭一直延伸向北,穿过珠江,直抵天河。断层的其他部分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在石榴岗至七星岗一带的残丘台地显露真容,被称为“丹霞地形”。

赤岗塔与琶洲塔外观相似,如同双子塔,不过,与琶洲塔下一层窗门方位与上一层错开不同,赤岗塔的窗门都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光塔怀圣寺图片大全,广州怀圣寺历史(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