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青贮裹包的生产原理及流程,裹包青贮对水分的要求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14 03:01:00

低碳奶业是具有远见的奶农和企业追求的目标,通过低碳解决方案,以及环境和碳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奶牛的当家饲料,青贮饲料的低碳生产和使用,是牧场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农业未来的关键之一。6月8日科立博牧业科技与荷斯坦共同举办“低碳青贮-制作与管理—2022青贮技术国际研讨会”,研讨青贮添加剂及制作工艺的国际最新进展,为低碳青贮制作发掘更多机会。

英国沃乐可国际公司青贮专家Jason Short,从晾晒、裹包、添加剂使用、机器设置等方面讲解了“苜蓿裹包青贮的制作关键点”,并同李树聪博士一起回答线上嘉宾的问题。
苜蓿裹包青贮制作的关键点

Jason和大家一起讨论裹包青贮制作的基本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 晾晒&裹包

当苜蓿经过晾晒,干物质含量达到35%到40%之间时,把苜蓿收起准备打包,高干物质的牧草,如苜蓿需要裹6层裹包膜,一般情况下干物质越高,需要裹的层数就越多,青贮质量才会更好。

对于机器来说,设置也很重要,可以避免土壤污染,避免枯叶被卷入草捆中而对发酵效果和青贮成品产生不利影响。

裹包青贮发霉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收获的牧草被霉菌孢子污染,二是在打包时裹包内留存氧气太多。

打包机械上可使用捆扎内网或一种名为“替换捆扎网的内膜”的裹包内膜,用来制作优质裹包青贮。替换捆扎网的内膜现在在市面上更为常见,因为它易回收、制作的裹包非常紧实。

二、为什么使用青贮添加剂?

使用青贮添加剂,可以提高青贮质量,减少干物质损失,增加青贮适口性,提高奶牛采食量,这些优点会提高肉/奶生产效率。对于干物质较高的牧草,使用青贮添加剂可以减少发热现象。对于最近刚喷施过粪浆肥料的苜蓿,可能会被肠杆菌等污染,这些细菌会影响苜蓿的整体发酵效果,苜蓿本来就难发酵,因为其含糖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缓冲能力高,使用青贮添加剂可减小污染影响。苜蓿较湿时,使用青贮添加剂,也能有助于提高青贮质量。

三、易可食、益尔可库青贮添加剂的作用

快速而有效的青贮发酵十分关键。2020年我们请德国的一家中立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做了易可食和益尔可库青贮添加剂处理苜蓿的试验。益尔可库作用于干物质40%的苜蓿时,pH值下降更快,仅三天就将青贮的pH值降至5.34(不用青贮添加剂的对照组仅降到5.67),不产生丁酸,整体上增加乙酸产量,并且1,2-丙二醇的存在表明了布氏乳杆菌的活性,还能提高第49天时的有氧稳定性。

苜蓿青贮裹包的生产原理及流程,裹包青贮对水分的要求(1)

四、青贮添加剂喷施装置

常用的青贮添加剂喷施量是2升/吨,有专用的喷施装置。喷嘴安装很重要,只有喷嘴安装好了,才能将添加剂对准拾起的苜蓿喷,而不是对着草趟区域喷洒。要确保在打包之前将添加剂喷到所需的位置。

五、设置青贮裹包膜70%预拉伸

英国大多数裹包机都会设置70%的预拉伸,与裹包机厂商沟通,确保使用裹包膜时达到正确的拉伸率,通过以下操作可以检查拉伸率。

将一卷膜放到裹包机的卷轴架上,拿一把尺子在相距10厘米的两个点分别做一个记号,当裹包膜经过滚轴和预拉伸装置后,测量之前画的两条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比原先长7厘米,就达到了70%的拉伸率,这台设备的设置就是正确的。

六、保持滚轴干净

裹包膜含有PID(聚异丁烯),该成分使得裹包膜具有粘性,随着气温升高该成分会粘在滚轴上,污染滚轴,导致裹包膜撕裂。此时,必须使用热肥皂水或者刹车清洁剂之类的东西清洗滚轴,但不能使用油性清洗剂。

七、如何选择薄膜颜色

试验表明,裹包膜的颜色会严重影响裹包温度,黑色薄膜的裹包温度最高可达40℃。温度过高时,裹包膜的渗透性也会提高,导致更多空气穿透进裹包膜内。温度过高和氧气过多,会促进腐败菌繁殖,导致营养物质流失。浅色裹包膜专门设计用于全天候减少裹包内温度变化,有助于持续抑制腐败菌繁殖,给予青贮整年保护。所以在天气炎热时,强烈推荐使用白色或浅绿色裹包膜。注意:测量的是裹包表面下方 8 到 10 厘米深处的青贮温度。

苜蓿青贮裹包的生产原理及流程,裹包青贮对水分的要求(2)

八、检查裹包层数

裹包大小、天气和设备设置会影响每卷裹包膜的裹包数量,所以要确保裹包层数是否正确。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裹多少圈,这是为了包裹住青贮,所以我们放一个草捆在打包台上,启动设备,数裹包膜的圈数,数到草捆被完全包裹住为止。然后再加一圈,这就翻倍了。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在这里转了7次,我们加1圈,然后乘以 2,得到16 圈就是4 层。如果我们想做6层,我们需要将数字乘以3,所以得到 24 圈,如果我们想做8层,我们将其乘以4,得到 32圈。这里有一个表格说明裹包数量以及500mm裹包膜和 750mm裹包膜需要多少层、多少圈。所以在青贮季开始时,一定要在设备启动前全部都检查一遍。操作、运输、储存。

苜蓿青贮裹包的生产原理及流程,裹包青贮对水分的要求(3)

九、操作、运输、储存

理想情况下裹包制作和堆放都应该在地里进行,因为运输裹包时,损坏的风险很高,搬运时要小心,不要将裹包推到地上,在装卸时铲叉可能会撕裂或者刺坏薄膜。从地里运输裹包时必须注意,确保草捆没有破损,理想情况下,裹包应在2小时内运输并堆放好。

任何时候移动裹包都存在损坏裹包膜的风险,这意味着氧气可能进入裹包内,对青贮产生不利影响。还应该考虑保护裹包免受鸟害和虫害等,使用防护网能有效控制虫害。
答疑

Q1:制作好的玉米青贮,开窖检测发现霉菌毒素超标,如何在青贮收割加工过程中避免类似的问题?

李树聪博士:青贮中的霉菌毒素有两个来源方向,一种是青贮发酵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毒素,另一种是收获时地里存在的霉菌毒素。

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如果有霉菌导致青贮发霉变质等,会产生霉菌毒素。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压实一定要做好,这是青贮制作最重要的一点。其次添加剂一定要在收割过程中在线喷施。压窖青贮添加剂喷洒均匀很难,如果必须在青贮窖上喷施青贮添加剂,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尽量提高均匀度。压实后,用阻氧膜密封并在开窖使用时注意管理。我国大型牧场基本都实现零腐败青贮,中小型奶牛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山羊场、肉牛场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

地里的霉菌毒素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留茬高度,对于为获得营养浓度高的玉米青贮而保持高留茬的这一做法,我并不赞成,但是也不能割太低,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管理好的玉米地,留茬20-30cm就可以;如果地里杂草比较深,底下叶子*比较多,有洪水灾害等,就不得不将留茬高度提高到40cm,甚至50cm。另一方面是种植方面的,国外有批准的可以田间喷施的真菌*菌剂等,大家可以向玉米种植专家了解更多信息。如果有, 通过合理使用,可以抑制田间霉菌的滋生。另外在品种选择、作物栽培方面有很多措施,可以降低地里面的霉菌毒素。

如果地里面已经存在霉菌,就尽量少收,因为收回来之后,经过良好的青贮发酵能稍微降低有些霉菌毒素含量,但霉菌毒素也不会完全消失,最后开窖的时候,地里面收回来的霉菌毒素很可能大部分都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饲喂量方面的控制,还可以使用霉菌吸附剂等。

Q2:有时需要外购发酵好的青贮,如果通过裹包后运输,这种二次裹包对青贮品质影响有多大?

李树聪博士:有的牧场在青贮不够的时候,购买或使用别的牧场的青贮,需要进行转运。如果转运的时间短,开窖后直接裹包,把整窖全部裹完,这样青贮的质量变化不大,比较好。如果取料面暴露超过3天,没有布氏乳杆菌,青贮质量已经不稳定了,这时候再裹包,青贮质量就可能难以保证。另外,裹包后如果一两个月能够用完,青贮质量就不会有问题。如果需要储存较长时间(约半年以上或者更长)再用,青贮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如果提前知道制作的青贮需要二次转运,在前一年做青贮的时候,添加好的布氏乳杆菌,第二年乙酸应该会在1.5-2.5之间,提高乙酸浓度,乳酸跟乙酸的比例保持在大概2~3:1,这样的青贮在二次转运的时候,稳定性是相当好的,放到新牧场问题不大。裹包做好,一次转运,用半年左右都没有问题。

Q3:全株青贮玉米开窖之后,整个界面交叉有好有坏,坏的样品有气味,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李树聪博士:出现这个问题主要原因应该是没压匀,另外渗水、塑料膜破损等也会造成青贮好坏交叉的现象。大部分都是没压实造成的。玉米青贮零腐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只要干物质合适,压好盖好就不会坏。另外,不应该是青贮添加剂的因素,添加剂确实能提高青贮质量,但是不至于不加添加剂就会做成这样交叉有好有坏的青贮。

Q4:全株青贮玉米鲜料干物质低于20%,且不得不收,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树聪博士:玉米秆在干物质20%收割做青贮时,一般情况也不会做坏,二十年前国内做的玉米青贮,都是收的很绿的,窖里面基本都会流水,一般情况下也很少出问题。但是豆科牧草就很容易出现梭菌发酵。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地里再等它长一长,干物质25%-30%肯定比20%-25%要好得多,30%以上肯定是更好。

Jason:英国雨多,因为是在岛上,会有这样的现象,但是玉米不会这样收,一般都是禾本科草,20%干物质且天气不好必须收时那就收,这时候使用易可食等同型乳酸菌青贮添加剂,会对发酵有帮助。

玉米也是一样的,禾本科作物,这个时候它的糖分比较多,发酵出来比较酸,但是还能用。豆科牧草不行,糖分不够,一压实就会出现梭菌,最后导致制作失败。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做一些套种,加一些糖含量高的禾本科,找到比较好的组合,做一些裹包,水分也会比较高。还是强烈建议想办法把干物质弄到25%以上就好多了,30%以上就很理想了。

Q5:发酵好的玉米青贮温度多少最合适,制作玉米青贮时,可以选用添加少量的糖蜜增加糖的含量吗?

李树聪博士:青贮储藏以后,刚开始一到两天温度上升很快,一般会上到41℃、42℃,是比较常见的,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温度会慢慢降下来,没必要担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收获时干物质含量,添加剂喷匀,做好压实、密封。

有时候青贮收割的时候糖分低,有人会想到添加糖蜜,这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糖蜜一般情况建议添加量大约是每吨加10公斤,还要加均匀,实际操作难度比较大,成本算下来也不低。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加淀粉类原料,同样的情况,这从理论上讲都是对的,但操作困难,可以小范围的制作一袋、一桶,但大规模操作则非常难。

Q6:做裹包苜蓿,牧草已经割倒了,但是要下雨,干物质还没达标,也就是刚到30%,有什么建议可以保证裹包苜蓿不出问题吗?

Jason:如果是阵雨,很快雨水下过了,太阳出来了,明天天气挺好,这种情况下,往往有些人会选择就放在地里淋一下,等太阳出来晾晒到干物质40%到45%是最理想的,干物质35%到50%是比较好的范围,但是经过雨淋,干了以后,肯定也要有些损失。

如果遇到连阴雨,就必须尽快裹包。裹包青贮添加剂要喷足,打包要严实,膜要多加,平常包6层,这时候要包8层,一般情况下,干物质28-30%的苜蓿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较低。

另外,天气不好的情况下,草割倒以后一定要平铺放宽,两个轮胎有多宽就放到多宽,有时候地面太湿了,可以适当提高割茬高度,底下的茬会把上面的支撑住,有助于晾晒。再差的情况下,可以翻一次草,会加快晾晒速度,但是一般情况不建议对苜蓿做翻草。

还有一个要点:均匀度,干物质有的24%,有的36%,平均下来是30%,如果大多数都是在28%、32%,平均下来也是30%。前面的情况也就是干物质相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不但要关注平均值,还要关注均匀度。均匀度高,干物质都在30%上下的情况下,加上添加剂做裹包青贮,一般不会出问题。

Q7:青贮裹包内膜的张紧力要高些好?粉状的材料比如高湿玉米粉用什么做裹包?

Jason:内膜在英国用的比较少,主要用的是网子,内膜有它的好处,网子是不可以回收的,而内膜是聚乙烯材料,是可以回收的,而且包得比网子紧一些,绝大多数情况下包型比网子都要好一点。刚才视频里讲裹包膜有70%的拉伸率,但是裹包内膜这一块信息比较少,大家可以根据厂家的推荐多加了解,肯定是裹得越紧越好。

裹高湿玉米这一块我没有什么经验,首先要裹出形来,现在市场上裹包机有几种品牌,挪威有一款裹包机,不加内膜就做得很漂亮,有些裹包机是裹长草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密度上不是很高。从现在来看,尤其是讲碳足迹等等,密度越高的裹包机肯定越好,密度越高裹包青贮的质量越好。不同的品牌,同一个品牌的不同设备,也是每个不一样,维护得好,可以裹得更紧,维护不好会裹得更松。

Q8:高湿玉米制作,使用同型乳酸菌发酵剂?还是同型异型兼备发酵剂?

李树聪博士:Limin Kung 龚立民教授讲到高湿玉米制作时,强烈建议同异型兼备发酵剂,可以保证高湿高淀粉青贮开窖后的稳定性。

对于全株玉米青贮,Limin Kung 龚立民教授推荐的也是同型异型兼备的青贮添加剂,异型乳酸菌发酵剂会把一部分的乳酸转化为乙酸,给干物质造成百分之零点几的损失,如果单纯从产生乙酸来说它是增加碳排放的。但是乙酸可以抑制霉菌和酵母,如果霉菌和酵母泛滥,会造成更严重的、大概百分之十几的干物质损失。所以同型异型兼顾是用一个小的损失,来防止更大的损失的发生。

Q9:市面上青贮发酵剂有干粉和液体两种,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如何选择?

李树聪博士:现在市场上基本都是冻*菌粉,溶解后液体喷施。国内市场上,直接以干粉式使用的青贮微生物添加剂是没有的。国内有厂家生产和销售乳酸菌菌液,也就是没有经过冻干,到田间直接稀释后喷施的产品,厂家常会宣传这样的菌种更有活力。这个需要慎重考量:需要了解这样的产品是否做过科学实验?有没有研究单位评估?活菌数量多少?可以找好的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实验室做个实验,看看是否可以有效。否则的话,只是通过液体和干粉的产品形式,是难以分出这些产品的好坏的。

Q10:青贮玉米压实等细节做得还不错的情况下,开窖3个月以上甚至5-6个月,还发热是什么原因,与收获的温度,以及添加剂等有关吗?

李树聪博士:这种现象涉及到几个因素,首先是压实,现在牧场大都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一般压实做的不错。这种情况下,温度在发热一两个月后慢慢就会下降,九、十月份收的青贮,经过一个冬天,温度应该是下降的。如果出现青贮物料温度持续偏高,这时候主要考虑霉菌污染、添加剂喷施不匀或失效、青贮原料干物质过高这几个原因。

霉菌污染:这几年自然灾害较多,比如暴雨,造成玉米质量差,虽然用了很好的添加剂,但是做出的青贮仍有异味、温度高,这就跟原料有一定的关系。洪水出现的地区收割时,要到地里去看一下,如果最底下的叶子粘了泥土,就要把留茬提高一点。叶子上的土一般对青贮质量有一些影响,如果玉米植株比较健康的情况下,叶子上的土不会造成大问题,玉米比较绿,干物质也比较合适,洪水造成的叶片上带土的玉米是可以收的,发酵的时候问题也不是很大。如果玉米植株都已经干了,又被洪水淹了出现倒伏,就要尽量把割茬放高,尽量收的干净点。

添加剂:如果做堆储和窖储,有条件的话就应该在收割时在线喷施青贮添加剂,用自己的喷施设备,把温度控制好,用好的添加剂,保证菌种活性。有的牧场在收割的时候,添加剂装在司机车里,夏天太阳一晒,温度达到50℃,基本上乳酸菌在这个温度里一两个小时之内就失效了,这时候即便喷均匀了,也没有效果。

干物质高:国内有些牧场为了获得高淀粉含量,想要高含量的干物质,等到干物质达到35%、36%才开始收割,收几天之后地里玉米就更干了,整体收下来青贮干物质平均值37%、38%,甚至更高。这种情况,田间收获时籽粒破碎效果也难做好,青贮窖里其实非常难压实,青贮窖里长时间发热,最后青贮质量还是很差。所以牧场可根据自己的条件,确定合适的收割时的干物质。各方面水平要稍微中等一点的牧场,玉米青贮收获的干物质定在30~32%,或者干物质在35%以下,就能做发酵很好的玉米青贮。随着制作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设定更高的青贮玉米淀粉指标等,如更高的淀粉含量,这也意味着高的干物质含量,要求有更好的青贮制作和管理工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