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船的情况下怎么下排钩,下排钩怎么下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17 08:18:17

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管理工作的意见》第六条规定:

各地要综合考虑本地区水生生物资源情况和公众休闲垂钓合理需求,制定并发布垂钓管理办法,依法划定允许垂钓区域范围,合理控制垂钓总体规模,严格限定钓具、钓法、钓饵。

钓具数量原则上一人最多允许使用一杆、一钩,禁止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内使用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进行垂钓,规范渔获物的品种、数量、规格,禁止垂钓渔获物上市交易,避免对禁捕管理和资源保护产生不利影响。

要将垂钓行为纳入渔政日常执法管理范畴,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探索实行持证垂钓管理制度,引导公众有序规范参与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垂钓活动。

农业部为了保护鱼类对于垂钓做出明确规定,这个规定还是比较人性化,最起码钓鱼这种娱乐方式没有禁止,但是钓鱼证即将实施,也就是持证垂钓。

大家看了这个规定有何感想?这里有几个重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光头献丑了,在这里解释解释,这里只是光头的几个想法,大家做一个参考。

没有船的情况下怎么下排钩,下排钩怎么下(1)

长江

一、长江这么大为什么会禁止钓鱼?

我们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这么大的河为何要禁止钓鱼呢?光头觉得应该是2点,一个是鱼类持续减少,一个是鱼类资源枯竭。

1)、长江鱼类的持续减少、整个长江水系,包括各附属湖泊、被称为“中国淡水鱼类资源库”,然而鱼类的生长方式却不乐观!

很多在长江生长的鱼类濒危或者灭绝,20多种鱼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比如白鲟在今年年初被宣布灭绝。

由于环境的污染和滥捕滥捞,长江鱼类种群正在急剧减少,仅长江江苏段的鱼类种类,就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61种锐减到110种左右。

2)、资源枯竭、鱼类资源的枯竭是长江的迫切问题,随着滥捕滥捞的大量增加,长江淡水鱼类的种群越来越少。

但是就拿四大家鱼来说,近年来鱼苗的监测数据徘徊在1亿尾左右,仅相当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监测量的0.3%。四大家鱼的越来越少,可想而知其他鱼类的生长状态。

没有船的情况下怎么下排钩,下排钩怎么下(2)

长江渔业资源枯竭,这么小的鱼苗都被捞起!

鱼类种类的减少,有些鱼类不知道是数量太少没有发现,还是完全灭绝。总之鱼类种类快速减少,鱼类的种群快速减少,保护长江迫在眉睫,这也是禁钓的一个原因。​二、为什么会有垂钓规模的说法?

很多钓友对于垂钓规模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是垂钓规模,其实垂钓规模也就是鱼竿的数量,和鱼钩的数量。

1)、鱼竿的数量、很多在长江边钓鱼的钓友应该都知道,有些钓鱼人为了收获更好垂钓方式真是令人大开眼界,海竿阵地随处可见,一个人看管10-20根鱼竿,甚至20根以上的鱼竿。

并且鱼竿都是抛竿,一次抛投几十米,甚至抛投50米以上的距离,抛竿上挂上铃铛,哪个铃铛响就去收哪只鱼竿,钓鱼速度非常快。

2)鱼钩的数量、鱼钩的数量也就是“延绳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钓法,具体原理是,一根线组,几百个鱼钩。

每个鱼钩上挂上饵料,傍晚的时候划船去河内下钩,早上把鱼钩收掉,从而钓获大量的鱼类,这种钓法,四川省早已经明令规定禁止使用。

没有船的情况下怎么下排钩,下排钩怎么下(3)

多竿多钩,一个人看管的垂钓方式

有些钓鱼人虽然只是一个人,但是垂钓规模太大了,抛竿阵地,一个人看管10根以上的鱼竿,延绳钓也能一个人下几百个鱼钩,从而达到快速钓鱼的商业目的。三、钓具数量原则上一人最多允许使用一杆、一钩

钓具的数量原则上使用使用一杆、一钩,并且是一个人,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规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为什么这么规定呢?

1)、为什么这么规定?一杆、一钩,并且一个人的垂钓方式对于鱼类的伤害更小,即使鱼情比较好,钓获鱼类的数量也比较少。

使用台钓的钓友都知道,钓鱼中在鱼情比较好的时候,上鱼速度很快,即使用一竿双钩的情况下,也能够钓获大量的鱼类。

这里只是说的台钓,上面提到抛竿阵地、延绳钓、滚钩钓等钓鱼方式,对于鱼类的伤害更大,台钓在它们面前,简直是小儿科,这也是禁止的一个原因,规定使用一人一钩一竿的钓法,有可能受他们影响!

2)、这么规定的意义在哪里?既然能够这么规定就有他的目的,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于鱼类的伤害太大,对于鱼类的生长繁殖很不利。

多钩钓鱼这种垂钓方式能够钓获大量的鱼类,不管大小,不管品种,只要吃钩后就很难逃脱,从而达到钓获大量鱼类的目的。

没有船的情况下怎么下排钩,下排钩怎么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